活着的选择“动与静”
文/易鑫老师(原创博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静是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人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我们在世俗的、繁荣的、喧哗的、奢侈与贫瘠的都市中生活,作为一个适应这个社会的人,首先要与尘嚣共存,要被动的适应和接受喧哗,主动的去制造喧哗,而在我们内心深处,动极而生静,我们更渴望在流失的时光中静默,只有静默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升华,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延续,才能在静思中开拓我们的灵魂与思路,让人生达到一个极致。其实住宅就提供了一个阻隔外界、包容自我的空间。
《易经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人类从群居的野外进化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私密生活,就是文明。“大壮”则是在文明的私密空间里要静默养气,则可安身立命,大业有成。而静默养气的效果是在天地之间要自我澄明通达,世俗的烦恼才能被涤荡一空,让我们在动态的社会中生活,在静态的环境中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我们完美的人生。作为静态思考的居住环境,房屋的位置选择尤为重要;
首先,在选房上我们要与风水学的“喜回旋、忌直冲”的原理相符。所谓回旋之妙在于藏风聚气,能更好的打造居住人运势上厚积薄发,福气绵绵。所以在选房上一定要注意外界的路冲煞(大路冲房屋、冲门窗),楼与楼之间形成的天斩煞(两栋楼之间的空隙),电线杆、电塔、信号塔、幕墙反光等火形煞,这样外界的磁场直冲住宅,会导致宅运动荡,房屋气场不稳,不能静养生息,养命旺财。
其次,在选房上我们要与风水学的“静能养气,噪则气涣”的原理相符。静之所以能养气,《黄帝内经》说;“静安五脏,气顺,人之根本也”。在居家生活中,气息受到外界干扰,易于涣散。静默的居所则令人的精神得到凝聚而养成浩然生气,因此现代住宅的动静、功能、干湿分区都与风水息息相关。我们在选房或居住上一定要注意外界的声煞、噪音等,不宜选择在学校、商业区、高速路、地铁、铁路旁等。
最后,在选房上我们要辩证住宅的优劣。从小区的大环境定位置,找山向,分金线。从空间辩感觉,从格局上看舒展,空间上给人的感觉安定祥和、神清气爽,则能达到静默养气的效果。格局上给人舒展有度,明暗合理,采光通透,则利于身心的生长,这才是住宅的根本。
易说鑫语;生活上,我们接受了社会的喧哗和制造了社会的喧哗,生活中我们渴望一份安宁来静养生息,安身立命。引《天隐子》里说;“所谓安处,非华堂深宅,重褥宽床,而指面南静坐,东首安寝,阴阳适中,明暗相伴。屋不宜高(上下空间),高则阳盛,屋不宜低(上下空间),低则阴盛,阳多伤魄,阴多伤魂,魂魄不安,灾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