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与中医之我见

(2012-07-07 11:04:18)
标签:

养生

周易

易鑫

杂谈

分类: 周易预测

              易与中医之我见

                               文 易鑫老师

易与中医之我见

    世间万事万物从来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易与中医亦是如此。中医是关乎生命健康生存的学问,而易学是关乎生命健康发展的学问。中医虽可防范疾病、延年益寿,但是还不能解决人的健康发展、婚姻幸福、创业成功等问题,因此人的健康发展问题,需要运用易学哲理的指导。如果二者兼而顾之,就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健康生存与健康发展的问题。

  有些人觉得中医很浅薄,不过就是看看舌象,摸摸脉象,望闻问切,草药膏药那么简单。这些人所看到的中医,只是中医海洋里那冰山上的一角,只是中医宫殿的那扇大门而已。
  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不懂得一点易学知识的中医医生,是不足以称为高水平的医生的。古代的中医不仅懂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藏象,还懂得易经八卦、地理风水、星相命理。如果能把自己定位于易医兼修的高度的话,中医学问就真的是高深莫测,学无止境了。也只有易医兼修,才能真正明白天人合一、生气通天的真谛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人的健康,不单单是身体的健康,还要有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健康。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包括健康生存、健康生活与健康发展三个层次的健康,才是真正完整意义和高水平的健康。中医和易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人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实现天人合一,内外和谐,从而健康地生存与生活。也正是和“健康“的定义相符合。中医和易学主张让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善于调理身心的内部环境,以适应自然健康生存,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从而健康生活,进而自我实现。
   张景岳是这样说的: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拟孰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此生。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拔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热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动为静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表里者易其浮沉,缓急者易其先后,逆顺者易其假真。知机之道者,机触于目,神应于心,无能见有,实能见虚,前知所向,后知所居。故可以易危为安,易乱为治,易亡为存,易祸为福。致心于玄境,致身于寿域,气数可以挽回,天地可反复。固无往而非医,亦无往而非易。易之与医,宁有二哉?“易医同源,易医互通。故以易之变化参乎医,则有象莫非医,医尽回天之造化;以医之运用赞乎易,则一身都是易,易真系我之安危。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既然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可以使疾病康复,可以使重症转危为安。为什么人的吉凶祸福就不能逆转?易医相参,就可以使人转危为安,趋吉避凶。易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确是我们养生之路上永恒的话题。
  综上所述,学医可助健康长寿,身心安康;学易,可以安身立命,趋吉避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