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代诗词与教学
古代诗词与教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45
  • 关注人气:4,2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体诗押韵的要求

(2015-03-21 15:59:28)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押韵

要求

                  中国古代近体诗押韵的要求

近体诗押韵的要求

 

近体诗押韵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偶句押韵

刘勰《文心雕龙》云:“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作为一种韵式,近体诗要求偶句押韵,即“同声相应”。奇数句不押韵,与押韵之偶数句交错对应,体现“异声相从”之对立。通过强烈之音韵对比,使诗歌音乐性得到极大的强化。例举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偶数行“云、君、纹、群”同属二十文韵,与奇数行疏密相间,同异相对,呈现出节奏之回环往复感与音乐美。

首句入韵之近体诗,如,王建《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xia)。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首句押韵意在调整平仄句式,可不计入用韵韵次。

   2)本韵相押

同一韵部中之字音,谓之本韵。本韵相押指押韵当在同一韵部内选字相押,若掺入邻近韵部之字相押,谓之通韵。严格意义而言,当为出韵。近体诗要求不能出韵,首句用韵例外(用韵不计入韵数),可选用邻韵,即所谓借韵。钱大昕《十斋养新录》云:“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

3)一韵到底

音韵有平仄之分,近体诗一般押平韵,仄韵少见。同一文本押韵一韵到底,不能转韵,平仄韵不可兼用。近体诗之体裁多适宜平和之调,平仄韵之审美感觉效果相异,清江永《音学辩微》云:“平声音长,仄声音短;平声音空,仄声音实;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木石。”平韵以柔美、清亮、和谐见长,仄韵以激越、跌宕为上。平韵之谐和呼应效果优于仄韵,故近体诗多选择平韵相押。

近体诗押韵有四点需要注意。

首先,首句就押韵,然后再隔句押韵,也就是一、二、四、六、八句押韵。

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等等,都属于首句押韵。

其次,首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再隔句押韵。也就是二、四、六、八句押韵。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以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都属于这一种。

而古体诗有首句押韵的;也有首句不押韵隔句押韵的;还有中间不隔句,一韵押到底的。

近体诗押韵规范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均齐的韵脚,达到诗行节奏的呼应,从而获得诗篇节奏最大范围的和谐统一,使节奏形态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复沓回环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