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审美赏析

(2015-01-26 10:53:23)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审美赏析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描绘的是北宋仁宗时,每年三月一日以后,君臣士庶游赏汴京“金明池”的盛况。我们从词作中,看出了词人通过描写君臣士庶游赏的情景,形象地反映了仁宗时的盛世景象。全词如下: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词的开头,词人写道:“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灵沼”即池沼的美称。烟芜”即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代的权德舆在《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中写道:“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词人真切地描写了“金明池”的优美景色。词人说,含露的鲜花在池中显出清晰的倒影,烟霭笼罩的草地一直延伸到碧绿的池边,池水暖洋洋的。其中,“露花”、“烟芜”和“波暖”三个词语很好地描写了游赏汴京“金明池”时的春日温煦的景象。而“倒影”、“蘸碧”和“灵沼”则表现了池水的清澈与明净。可以说,这三句不仅写景如画,令人陶醉,而且使人感到有一股春晨的清新气息,充满着春的美感与无尽的活力,为全词奠定了明丽而热烈的基调。  

接着写道:“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词人紧承上而来,继续写汴京“金明池”景象的美好.词人说,岸边垂柳飘拂,树上系有许多争奇斗丽的龙船。词人写龙船,自然暗示了时间就是 五月初五的端午时节,也表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接着写金明池上的仙桥,词人写道:“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仙桥,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溱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驼虹,若飞虹之状。桥尽处,五殿正池之中心。”词句借助比喻手法,把仙桥那凌波而起,雄跨池上,直通水殿的气势写活了。再接着写道:“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这里,昨着重描写金明池上游乐场面。其中的“曼衍鱼龙戏”,就描写了上演的百戏花样繁多,变化莫测。而“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则更突出乐部歌舞妓人罗绮成群,弹奏起急管繁弦、声腾云霄的情状。可以说,词人通过视觉、听觉的描写,不但渲染金明池上春花满路的自然之美,而且也描写了乐声响彻天际的人文之美。

词人最后说:“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这里,从所表现的意义来看,是对现实描写的推进与升华。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此语化用了葛洪《神仙传》中麻姑的话,她说:“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柳永借助此语,在丰富的想象中把“金明池”与仙境联系起来,使“金明池”更加美丽,更加表现出人们和谐美好生活。

下片开始就用“时见”而起。接着就具体写道:“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这几句是描写皇帝临幸“金明池”并赐宴群臣的景况。两个四字句和两个三字句配合,节奏鲜明,由慢到快,表现出了君臣此时此刻的愉快心情。接着铺叙君臣观看龙舟竞渡夺标。词人写道:“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轻舠即轻快的小舟。 唐代李白在《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中写道:“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这里,词人生动地再现了龙舟双桨飞举,奋力夺标的情形。接着的:“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罄指一种打击乐器。《鱼藻》出自《诗经··小雅·鱼藻之什》,是一首赞美君贤民乐的诗歌。柳永借此写宴会上群臣咏唱赞美天子的诗歌的盛况,当然,也带有一定的颂圣味道。“徘徊宛转”写出了歌声悠扬,欢愉的场面热闹。

词作接上转写道:“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也就是由写皇帝临幸而转入叙士庶(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游赏情景。其中“各委明珠,争收翠羽”化用曹植《洛神赋》之典,就是说,游女各自争着以明珠为信物来遗赠所欢,以翠鸟的羽毛作为自己的修饰。这些描写很好地形容其游春情态。其中的“相将归远”,意思就是说,相偕兴尽而散。词人增加对士庶出现场面,可以说,使词的意味更加浓郁,使词的铺陈更见深厚,也见出当时盛世美好的风俗场景。

所以,词人最后写道:“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沈沈”即深邃的样子意思是说,在傍晚时,白云弥漫空际,表现出了广阔深邃的景象,而池上巍峨精巧的殿台楼阁,也渐渐笼罩在一片昏暗的暮色之中,仿佛如同神仙所居的洞府。这里,词人再次描写了“金明池”美好,用想象中的仙境来结束全词,不但写出游赏盛况,而且也高度赞赏了汴京金明池上繁华景色,也不免暗示了君臣士庶同游同乐的社会环境的美好。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层次分明,结构严密。

此词是一首一百三十余字的慢词长调。词人柳永发挥了他创作慢词的优势,十分注意篇章的组织安排。词的上片泛写池上景象:先叙金明池的水色风光,后写游乐的热闹景况。下片重点描绘赐宴和争标的场面:先写皇帝临幸情景,后叙士庶游赏情况。

其次,前呼后应,自成一体。

词作中,“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这不只写出了池边垂柳飘拂,彩舟争艳的美景,也为后面写“曼衍鱼龙戏”和“竞夺锦标霞烂”等作了伏笔。下片以仙境作结,和上片结尾写蓬莱神仙世界遥相呼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