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审美赏析

(2013-11-26 20:01:58)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审美赏析

  

杜甫《登楼》作于广德二年(764)春,那时,“安史之乱”刚平定以后,吐蕃又攻陷长安,代宗出逃。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乘舆反正。后来,吐蕃又攻陷蜀北的一些州县,此时的唐王朝,处于内外交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灾难重重。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诗歌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全诗如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万方”指天下各地。“万方多难”暗指唐王朝内外交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灾难重重。这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重心所在。“伤心客”这里指杜甫。“花”在此处暗示春天的时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楼的近处鲜花,却使我这位客居他乡的游子感伤,在这万方多难的时候,我独自登上这座高楼。诗歌首先描写了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的三月,花近高楼,这时正好是赏玩大自然之美的时候,而诗人登临高楼,触景伤情,面对多难的国家,百感交集,不能自已。由此我们想到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感叹时事,感叹别离,即使是春天的美景,心中反而伤感。所以,《金圣叹选批杜诗》中说:“伤心原不在花,在于万方多难。”从表达方式来说,诗人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使诗歌所蕴含的哀情更重、更深、更浓。

 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一联上承“登临”句,写在楼上所见之景。“锦江”即岷江支流,流经成都西南。“玉垒”即山名,在四川茂县,在当时是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向远处眺望,锦江带着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漂浮起灭,如同古今世事的变换一样。这两句形成对偶,前一句重点在于空间的变化,后一句着重于时间的变化。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天高地远,古往今来的阔大悠远的境界。难怪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价此联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从表面意义来说,虽是写景,实则蕴含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无不暗示着诗人面对“万方多难”而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这一联转入议论抒情。“北极”指北极星,又称北辰。语出《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处喻指唐王朝。“朝廷终不改”指是说广德元年(763)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同年八月,吐蕃乘虚入侵,长安沦陷,代宗李豫出奔陕州,郭子仪旋复京师,十二月,代宗还长安,乘舆反正。“西山”,因岷山在成都西,故称。“西山盗寇”指吐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大唐帝国的运数是久远的,像北极星一样不可改变,而来自西面的盗寇不要侵犯大唐疆土,要推翻唐帝国是不可能的。这里,诗人面对“万方多难”的时局,登上高楼,感慨不尽,特别是对大唐帝国气运久远充满信心。前后两句相对,一些朝廷,二写盗寇,正义词严,浩气凛然,一个“终不改”,一个“莫相侵”蕴含着诗人心中的坚定信念。

 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是诗歌的结句,是诗人情感的凝聚。“可怜”即可叹。“后主”指刘禅。“还”是“仍有”的意思。“梁甫吟”即乐府篇名,源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其中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蜀后主刘禅到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实为无道的亡 国之君,只令人感到可怜罢了;而今,我还在默默地思考,天色已晚,感觉自己在万方多难之际,也只能若躬耕陇亩时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一样。这里,诗人借眼前古迹,感叹刘禅任用小人而亡国,暗示了唐代宗宠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造成万方多难、盗寇相侵的局面。在这样的现实中,一个“济时肯杀身”、“时危思报主”的人,却只能若躬耕陇亩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一样。诗人借助典故,感叹时事,借古伤今,表面自己垂暮多病,有志难伸,无比感叹。

总之,全诗即景抒怀,状山川雄丽,感古今世事之变,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于一体,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现了诗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艺术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