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飘飘所似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审美赏析

(2013-08-26 07:23:32)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飘飘所似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审美赏析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不可多得的诗作之一。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死去,杜甫携家乘舟离蜀东下,经四川乐山、云阳现在的重庆奉节。这首诗是船至现在的重庆忠县时创作的。杜甫《旅夜书怀》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全诗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首联写道:“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危樯”即高的桅杆。此代指有帆的船。“岸”指江岸边。“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意思是说,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首先,诗人点题,表明了“旅夜”。其次,诗人描写了自己所见:岸上有细草,在微风吹拂下,微微摇摆,而江上只有一叶孤舟,靠岸而宿。

接着颔联写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联是承上联而来。这是景联,写诗人放开视线所见之景。上句“星垂平野阔”即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真有天地相接之远阔。诗人用了“星垂”一词,就把原野的广阔描写出来。下句“月涌大江流”中“月涌”,就是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这两句意思是说,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天空中洒向的月光随波涌动,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这一联是对偶句,上句是静态描写,展现了江岸原野的广阔,下句是动态描写,描写了江水的流动。两句结合起来,景语情语,不但表现了诗人的高远的情感,而且使诗歌的境界更为开阔,意蕴更加深刻。
  颈联写道:“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一联承上一转,是情联。上句“名岂文章著”中的“岂”
表示反诘,意思是.哪里,如何,怎么。在杜甫看来,一个人的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名的。其实,就杜甫来说,他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但他偏说不是。下句“官应老病休”。“应”认为是。意思是说,没有官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诗人明知道自己因论事见弃而却说自己“官应老病休”。这里,从诗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得不到重用而内心的不满,以及“济苍生安社稷”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尾联写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情感。“飘飘”即飞翔的样子,这里有“飘零”、“飘泊”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之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作结,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不但照应“独夜舟”中的“独”字,也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 
  在艺术上,首先,诗歌具有细腻、含蓄、深沉的体现,体现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其次,对偶手法的运用,营造了诗歌宏阔的境界。再次,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贴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