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颇老矣尚能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审美赏析

(2013-05-23 06:12:45)
标签:

古代

诗文

审美

赏析

        廉颇老矣尚能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审美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词人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发思古之幽情,抒发现实感慨。全词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词作首先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孙仲谋”即三国时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吴国的开国皇帝。“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虽说物是人非,但由于这些历史人物以及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留给后人的印象也是深刻的,人们没有忘记,往往还能引起人们仰慕怀想。所以,词人对此归结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意思是说,回想当年,他们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在词人看来,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无论是孙权,或者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功立业的。这里,词人面对古迹,想到曾经的英雄人物,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感叹现实处境。这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更表现了对南宋朝廷苟安的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之感。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词人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即轻率。南朝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指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赢得”即“剩得”,或“落得”之意。这三句的意思是说,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打击。这里,词人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接着写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指词人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意思是说,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词人没有忘记过去的战火,即使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但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然而,四十三年过去,而今“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最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即祭祀时的鼓声。这两句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把佛狸祠作为神祇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这里,在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的瓜步山上。而今,历史的变迁,人世的沧桑,这些英雄早已成为过去。但词人却能记住他们,同时,词人希望自己如同这些英雄人物一样,恢复中原,建功立业。所以,词人最后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这里,词人用廉颇自比,不仅表现了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也表现了表现出对朝廷不很好使用人才的慨叹和愤懑之情。

  在艺术上,主要是典故的运用。词人通过一连串典故,不但丰富了词作的内容,提高了作品的形象感,使之含蓄蕴藉,而且更好地表情达意,进一步深化主题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