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欧阳修《晚泊岳阳》赏析

(2013-03-29 07:08:17)
标签: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一阙声长听不尽  轻舟短楫击如飞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wbr> <wbr> <wbr>欧阳修《晚泊岳阳》赏析
                   欧阳修《晚泊岳阳》赏析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晚泊岳阳》是欧阳修的名作之一。诗歌抒发了羁旅他乡而思归的伤感与情怀。全诗如下: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歌首先写道:“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钟”即古代乐器。往往是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意思是说,日暮十分钟声,停泊在阳城城下,闲卧舟中,听到城中钟声。这两句描绘了城市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其中,卧闻不但表现出诗人从容自如,悠然自适的心理,也点明途经岳阳城暂时停泊歇息,照应诗题中的“晚泊”。同时,诗人在这两句中,用了两个“城”字,即城里城下相对,不但强调了城里美丽繁华,也暗示了城外的寂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之感。特别是“城里”的“钟声”更加引发了诗人的漂泊伤感与孤独的情怀,并在广阔的意境中提高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诗人接着写道:“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意思是说,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中,映在空阔明亮的江上,江面云水相映,茫茫无际,不知前路又在何方。这里,诗人从听到城里的音乐声而沉浸其中,等到从沉思中醒来时,只见一轮皓月悬于茫茫的江水之上。空江二字,不但描写了江面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沉思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态。特别是“失江路”,即找不到江上之路,也就是因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诗人的视角由上而下,由明月转向江面,再延伸到探寻归去的水路。

面对茫茫大江而“失江路”,惆怅之情也油然而生。诗人接着写道:“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清辉”即皎洁的月光。意思是说,夜深了,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是由写景到写人。诗人没有直接写人,而是通过声音来写人。诗人通过对“人歌月下归”中的“歌”字,突出了归舟人的惬意与自在自为,同时也反衬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可以说,诗人写月,不但借月抒发思乡情怀,暗示了自己以月为伴,孤独而伤感之情,而且照应了诗题中的“夜”。对于诗人来说,是一个寂寞的夜,也是一个孤独的夜,更是一个无路可走的夜!

所以,诗人最后写道:“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一阕”即一首乐曲。意思是说。(城中)一首首音乐声不断,引起诗人的思绪万千,划着轻舟,短楫打着水面,快速如飞。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回应了诗歌开始的“卧闻岳阳城里钟”中的“钟”,这对一个羁旅他乡的人来说,这一阕歌引起多少思绪,难怪诗人要听不尽了。是的,“听不尽”,歌曲引发思归之情,思绪飞扬。特别选用了“飞”字,不但形容轻舟极快,而且暗示了诗人因歌曲触动思乡情感,思绪万千,而产生了归心似箭的急迫心理。

在艺术上,首先,意境开阔,情感丰富。此诗写旅中思归,句句写景,景中自有缕缕情思,提高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其次,语句流畅,情意曲折。所以方东树(字植之,别署副墨子,晚号仪卫老人。安徽桐城人。乾隆时秀才。治学宗尚朱熹,,推崇理学,排斥汉学)在《昭昧詹言》中说: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徊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再次,前后照应,首尾照应,不但强调了所抒发的情感,也使诗歌完整有序。第四,借月抒情,意蕴深厚,情真意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