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审美赏析

(2013-02-03 07:19:29)
标签: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杂谈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审美赏析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归田园居》共五首,《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是第三首,写的是诗人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全诗如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首先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山”指江西庐山。意思是说,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地中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少。这两句以平实自然,有如叙家常的语言来告诉读者诗人归田园之后,在南山脚下种豆子,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十分稀疏的现实状况。其中,一个“稀”字,不但说明了陶渊明不会种地,而且也暗示了归隐田园之后一家人生活的艰难。这两句总写了诗人种地而没有收获的结果。

接着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兴”即起来。“理”即打理。“荒秽”即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意思是说,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上句写早上到地里除荒秽,晚上月亮出来了才回家。这是从时间上来写劳作,也暗示了陶渊明的勤劳。也许这是陶渊明的本意的选择,也许就是陶渊明的乐趣。正如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诗人厌倦了做官,那么,守拙归田园才是陶渊明的最爱。所以,即使“草盛豆苗稀”,即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还是很乐意的,别有什么抱怨之情。这两句写了诗人种地的过程,突出了诗人种地的勤劳与艰辛。

诗人写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两句承上而来,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了诗人种地的过程。意思是说,狭窄的小路被齐腰深的蒿草封盖着,晚上挂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这两句是写农村的环境的,突出了乡间小路的狭窄和草丛之深。上句写“路”和路边的杂草,突出了“狭”和“长”;下句写“露”,突出了“沾”字。它们不但在时间上承接上两句而来,而且更加表明了对于一个做官的人来说,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确实是很艰苦的。这样,不但写出了诗人的处境,而且为诗人后面抒发情感,表明心迹作了很好的铺垫。

正是在这艰难处境中,特别是不会种地的情况下,面对一家人生活的艰难困苦时,诗人却最后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足惜”即不值得可惜。“但”即只,或者只是。意思是说,但衣服湿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足够了。这里,这里的上句中的“衣沾”紧接上面“沾我衣”在意义上而来。这两句结尾,看似在平淡的话语中,却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其中,但使愿无违中的,即意愿、愿望、希望等。可以说,这“愿”不但蕴含了诗人在当时场的腐败与黑暗而弃官归田以洁身自好的愿望,蕴含了在腐败官场中保持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理想,而且也蕴含着“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大道之行也)的大同社会的思想。
  在艺术上,首先,用语平白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带月荷锄归,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粉饰。其次,境界开阔,意蕴深厚。再次,卒章显志,抒发情感,引人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