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师秀《约客》审美赏析

(2012-08-28 06:32:05)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杂谈

          赵师秀《约客》审美赏析

赵师秀《约客》审美赏析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永嘉四灵”之一,人还称之为“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约客》是其代表作之一。“约客”即约请客人来相会。全诗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开始两句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中首先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时节”即指农历四、五月间。那时,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天气。“家家雨”即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这里形容处处都在下雨。在这两句中,诗人用了“黄梅”、“雨”、“池塘”、“蛙声”几个意象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风雨》:“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诗歌就描写了黄梅时节的气候特征。而赵师秀的诗中,前句写下雨不断,后句写蛙声一片。这两句形成对偶句,诗人把形象和声音结合起来,不但描写了盛夏之前的景象,而且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意境。同时,两句中都用了重叠词,确实很奇妙,不但表现出特有的景象——寂静的夜晚,更使得诗歌具有韵致风味,那夏季雨夜的丝丝透凉沁人心脾,清脆的蛙声悦耳动听。

    后两句写道:“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前两句写的是时间和环境,这两句就写了人物和事情。有哪些人?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上句中的“有约”即为邀约友人。这里,诗人用“有约”引出人物。相约的主语是“我”(诗人),“约”宾语是谁?诗人没有写(当然是诗人的朋友),但更主要是突出了诗人自己(主人)。“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已经来到半夜时分。我约了朋友,朋友不来,但我还是等到半夜时分,这语句不但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守信重义,而且也对朋友的失约而伤感。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一句也照应了前一句“青草池塘处处蛙”,因为等朋友,时间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田野中的蛙声,也为后面情感发展铺垫。所以,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说明了朋友没来,自己闲着无聊,就敲着棋子。“落灯花”指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动用法,即“使……掉落”。“灯花”即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中:“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里何曾到谢桥。”往往表现出孤独寂寞之感。这里,赵师秀的也不例外,朋友不来,产生了孤独、寂寞之感,除此之外,还有因朋友失约而感觉不爽快的心情。所以,“闲敲棋子”中的“闲”字,用得很妙,不但表明朋友失约无聊的心情,也表明了“闲愁最苦”的心理感受。什么是“闲愁”?所谓闲愁,就是无所事事,或者心愿难以实现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可以说,这一句看似诗人坐在灯前的“闲”情逸致,实则有些惆怅、心烦。特别是后面一个“敲”字,诗人以描写动作来掩饰矛盾的心理,虽是欲盖弥彰,却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

在艺术上,首先,环境描写很有时节特征,大气而开阔。其次,人物矛盾心理表现通过细节描写予以表现。再次,叠词运用以增强诗歌的韵致美。最后,前后呼应,提高诗歌的表达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