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
《艺术欣赏》期末复习指导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一、判断题
1.戏曲的综合性特征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 ×
)
2.戏曲具有高度的综合特征,能在表演过程中把不同的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其他戏剧形式所没有的。(
√ )
3.皮黄腔系剧种的主奏乐器是胡琴。(
√ )
4.当摄影者将物体中的曲线结构提炼得清晰有序时,不但能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征,而且具有优美动人的视觉形式。
( √ )
5.摄影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无关,不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 )
6.摄影中色彩的三种属性是色别、明度和饱和度。( √ )
7.1900年以来,电影由于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 )
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现在时(战争)处理为黑白画面,跟过去时(和平)的彩色画面作对比,强烈表达了女战士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
√ )
9.就像故事片塑造人物一样,每部科教片也要找到它所介绍的知识的性格。( √ )
二、填空题
1.戏曲熔歌、舞及其它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表演的艺术手段。
2.据不完全统计,布及全国的戏曲剧种有310多个。
3.同是上马,正如阿甲先生所形容的,武生是跨马,文生如跨犬背,旦角则如跨龟背。
4.戏曲的虚拟受到“以神制性”的制约,人们通常把这种规范化的制约称为戏曲的程式化。
5.武生名角杨小楼有“活子龙”之称,盖叫天有“活武松”之誉。
6.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7.黑白摄影能表达色彩的明度变化,而不能表达色彩饱和度的不同。
8.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另一种是环境烘托。
9.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色幻觉。
10.从声画同步到多种形式的声画对位,在各国电影艺术家手中创造出更为全面的视听综合、时空复合的银幕形象。
11.一部成熟的电影,必定有自己的蒙太奇规范,其中包括时空流程、和叙述角度镜头风格等。
12.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斯托拉罗指出:“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13.按结构形式和叙述风格特性来分类,影片可分为戏剧式影片、散文式影片、诗电影、心理片等。
14.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片主要反映黄土高原的内涵不同,其特点是牛仔、枪和马(货马车、小镇、惊险故事等)。
三、选择题
1.( C
)是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丰富性
B.情节曲折
C.真实性
D.感染力
2.( B
)中丫环春兰虚拟搓麻线、纳鞋底的表现极为传神,能起到以虚代实的作用。
A.蒲剧《挂画》
B.京剧《花田错》
C.荆州花鼓《站花墙》
D.汉剧《柜中缘》
3.川剧是属于( C
)的剧种。
A.昆腔腔系
B.皮黄腔系
C.高腔腔系
D.梆子腔系
4.( D
)这两出京剧的表演都以武打取胜。 A.《二进宫》和《柜中缘》
B.《辕门斩子》与《十八罗汉斗武空》 C.《四进士》与《三岔口》
D.《雁荡山》与《火烧裴元庆》
5.(
B
)不注重笔墨的工细,二追求神韵的表达,具有写意的特征。
A.风光照片
B.剪影照片
C.人物照片
D.静物照片
6.( B
)以黑白两极调子来表现现代建筑的美,在我国当代摄影者中独树一帜。
A.郑鸣
B.杨晓利
C.丁爱民
D.简庆福
7.( D
)的拍摄画面虽顺手抓来,却具有时代气息和戏剧性的人间真像。
A.吴印贤《白求恩大夫》
B.路易斯•海因《童工》
C.丁爱民《喜迎门》
D.郑鸣《倒闭后的滋味》
8.欣赏电影最主要应欣赏(
D )。
A.电影的综合艺术
B.电影的表演艺术
C.电影的摄影艺术
D.电影的导演艺术
9.《虎!虎!虎!》和《现代启示录》都是( D
)。
A.历史片
B.灾难片
C.惊险片
D.战争片
四、简答题
1.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什么?
参见教材第172页。
2.欣赏摄影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你自己的作品注意了哪些问题?试分析。
欣赏摄影作品可以从作品的内容、作品画面的构图美以及作品的技术技巧等方面入手。举例分析略。
3.蒙太奇的基本心理原理是什么?
蒙太奇是人们从建筑学中借来的词汇,它是电影声音、画面分切与组合规律的代称。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
作为电影的叙事方式,蒙太奇变化无穷。它的原理首先来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正如电影理论家林格伦指出的:“蒙太奇作为以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方法,它的基本心里原理是: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象的内心过程。”
人的意识活动,除了观察和认识的一般过程,还有联想、比较、想象、幻觉、记忆、错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蒙太奇手法,同样可以一一再现于银幕。同时,每一部影片的叙事形式中,还必然包括着创作者让观众按照他的意图去理解故事、接受感染而作的主观导向。这种导向的分寸感和鲜明度因片而异,而导向的体现就存在于蒙太奇技巧之中。
4.试以电影艺术为例,简述判断导演艺术的标准。
判断导演艺术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完整,即高度的艺术和谐感;二是个性,即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举例略。
五、分析与论述
1.戏剧和戏曲有什么区别,戏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戏剧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各自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戏剧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区别可以这样理解: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戏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2.试比较故事影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有什么异同。
(1)故事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一样,都是演员按照剧本规定的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角色形象,并与编剧、导演、音乐、美工等密切合作,体现剧本的内容和主题。
(2)由于舞台表演是在剧场的舞台上完成的,为了使直接面对的观众能看得清、听得真,故要求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幅度大,有所夸张和强调;而故事片中的表演则是在逼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的,故要求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生活化,更加逼真和自然。
(3)由于舞台表演是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集中完成的,故必须按照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进行表演,一气呵成,才能塑造好角色形象;而故事片中的表演则是在长时间里分若干拍摄镜头完成的,故演员的创造就成为零散的、非顺序的、随时变换幅度的表演形式。
3.以《童工》为例,说明欣赏人物摄影应注意哪些因素。
欣赏人像摄影应重视以下因素:
①神情,特别是眼神。童工表情疲惫、痛苦,向观众射来失望而悲哀的眼神。
②手势。女孩一手扶着窗台,一手扶着机器,正面对着镜头,像是直接向观众诉说童工的悲哀和痛苦。
③姿态。被拍摄人物的正面拍摄,使观众正面看到这幼稚瘦弱的女孩,是这样被资本积累时期的大机器生产所束缚,夺取了天真的童年,成了机器的附庸。
④环境。机器和墙壁所形成的“V”字形像一把巨大的钳子把她牢牢地控制住,使她成了机器的附庸。
⑤细节。童工两只袖口卷起,表示她一刻也未脱离繁重的劳动。
4.试在本课程所包含的艺术门类中,分析一件你所喜欢的艺术作品。阐述清楚你喜欢它的原因。
略。
5.绘制一张图表,将教材涉及到的11个艺术门类的语言特征进行归纳,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