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代诗词与教学
古代诗词与教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45
  • 关注人气:4,2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审美赏析

(2012-01-12 07:24:10)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词

审美

赏析

杂谈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审美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审美赏析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七言绝句,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及其对人生的深沉感悟。“李龟年”即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杜甫初次遇见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语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意思是说,七八岁时,就有求仕之意。杜甫有一首《朱凤行》: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在古代人看来,凤凰不但仁爱善良,而且有傲岸不群的品质)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因此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接纳,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与鼎盛的开元时代、也与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晚境极为凄凉,而李龟年也流落江南。他们这样的相会,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由此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即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这里是经常的意思。“崔九:即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几度“即多次的意思。这里,诗人通过对偶手法,将“岐王”与“崔九”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定审美空间,以此说明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就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同时,这两个审美意象,也表现了 “开元全盛日”的繁盛景象。可以说,诗人在追忆中,通过“岐王宅”和“崔九堂”的再现,不但表现出对昔日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而且也为引出李龟年作了坚实的铺垫。

接着的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写的过去,写了与李龟年相识的地方,也暗示了李龟年当时红极一时的生活,而后两句写现在,与李龟年相逢的时候。“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落花时节”即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君”指李龟年。其中,“落花时节”不但说明了与李龟年再度相遇的时间,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凋弊丧乱,以及人的衰老飘零的生活。而诗人又在两句当中加上“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好风景”有恰逢“落花时节”,更寄予着诗人无限感慨。可以说,诗人用美景表哀情,而今的江南好风景,却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暗示了时代沧桑,人世变迁,那“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成为不可回首的过去。当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时就戛然而止。“逢君”有怎样?诗人没有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但我们如果“知人论世”,就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这无言之中包孕了多少深沉的历史慨叹,以及对人生无奈的叹息。
  总之,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从回忆中写起,把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与落花江南的重“逢””结合起来,不但表现出了时代的变迁,而且也暗示了人生衰老,命运多舛,很富有时代感和对人生的体悟。所以,孙洙(字巨源,广陵人。北宋时期官吏、词人,曾经进策50篇评论时政,被韩琦称赞为“今之贾谊”,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典雅,有西汉之风)所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