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 莫 怀 戚《散 步》文 化 美

(2011-06-29 06:09:50)
标签:

中国

诗文

莫怀戚

《散步》

文化

审美

杂谈

                         怀戚《散 步文化美

谈 <wbr>莫 <wbr>怀 <wbr>戚《散 <wbr>步》文 <wbr>化 <wbr>美

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文章虽短而意义深刻,以其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传统意蕴,不但深得读者的喜爱,而且成为教育当代的青少年典范之作。作为叙事散文,作者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一家人三代一次散步时发生的事,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

一、尊老爱幼之美

文学作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的。“一个民族的文学不但这一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这一文化的载体。”也就是说,一个民族文化,既是这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也需要这个民族文学予以表现。而文学对人的教育作用,就不能缺少其中所蕴含的积极的民族文化思想。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所表现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深刻的。作者以“散步”为题,通过描述三代人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的事,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尊老爱幼。或者说,这篇散文就是建立在“尊老爱幼”这一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上的。在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行为,已经很好地表现出培根所说的“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化之举”(“孝”)的思想。在中国文学中,要求表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文化思想。可以这样说,“成孝敬”不但作为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也是文学发挥惩恶扬善的社会作用的重要内容。在文章中,“母亲”对“我”儿子的“爱”,也体现出中国社会文化的中的“爱幼”,从而使文章从总体上表现出尊老爱幼的思想。以此,正因为《散步》有这样的文化价值取向,才成为当代的文化娇者。

 二、自然之神奇美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构成一个整体世界。人与自然的谐和是《散步》的文化价值之一。大自然神奇就表现在给人以触动,使人心荡漾。也就是说,当人走进自然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促使人的身心得以发展。文章中,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是很独到,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描写,不但形象生动表现出初春气息给人以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而且还暗示了自然对人心灵的触动,让人心不死的神奇之美。

三、对立统一和谐美

真正的和谐在于对立中的统一。这正如阴阳八卦图一样,圆满就在对立中形成的。在中华文化中,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提倡人的道德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人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在读解《散步》时,不仅看到了他们一家人如何解决矛盾,达到和谐相处的,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到在解决矛盾时使所蕴含的在对立中的统一,实现和谐的思想。在文章中,当他们一家存在观点上出现分歧时,不是各执己见,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这样,问题很自然得到解决。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文眼”所在。可以说,这是在发生分歧后的“和谐”,是分歧后的高潮,更是《散步》所表现的文化精神承传与发展的体现。

以上两点的结合所形成的整体艺术场,正是蕴含着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及其文章的价值所在,也是最根本的思想所在——世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中所达到的和谐统一。

 

总之,《中国文化学》指出:“时代是发展的,但优秀的文化是有助于社会前进,它体现出一定的凝聚力和促进力。”这篇散文,作者形象地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因而,不但使读者懂得“尊老爱幼”、“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有助于培养读者的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