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审美赏析(修改稿)欢迎朋友批评

(2011-01-06 10:58:52)
标签:

中国

古代

诗歌

审美

赏析

杂谈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审美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审美赏析(修改稿)欢迎朋友批评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范仲淹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在词中,范仲淹表现出了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将士们思念家乡、怀念情人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而词人写景是把边塞与中原地区的秋景不同来突出边塞秋景的特点,从而突出了一个“异”字,并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点是边塞,季节是秋天。其意思是说,边塞秋天的风景很不一样。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很有力量,不但表明了塞下秋景的特殊性,而且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今湖南衡阳市,旧时城南有回雁峰,相传大雁至此不再南飞。“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秋天,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这里,词人把大雁拟人化,通过“大雁无留意”侧面描写了塞下天气寒冷,突出了气候的“异”,也借大雁“无留意”暗示将士们思乡怀亲的感情。 

“四面边声连角起”,“四面”即四周。“边声”即风吼、马嘶声以及此起彼伏的号角声所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角”即军中号角。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当然,这种“边声”是中原所没有的。“四面”是从空间来表现的,后面一个“声”字,使得空间扩大,从而提高了词的审美境界。这里,词人从声音上表现出了边塞的“异”,同时也渲染了边塞时刻防备敌人的紧张气氛。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嶂”即指像屏障一样的山峰。这句的意思是说,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数词“千嶂”是从空间上表现了边塞之宽广,“落日”是从时间上表现的,时空结合,词的审美境界得到表现。在这样宽广的境界中,一个“孤”字突兀而起,而且显得很有力量,突出了边城的荒漠。一个“闭”字,是给人以低沉之感,暗示了边地的沉寂。词人在一“孤”字一“闭”字中,暗示了将士们御敌的警觉性,表现了边塞战事的艰难性。这里,词人表现了了边塞和中原在夕阳西下时景象的“异”。 

词的下片抒情。词人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将士们思乡报国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即山名,即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这句的意思是说,将士们在离家万里的边塞饮着浊酒,现在敌军未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词人直接揭示了将士们的心理,即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又无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里,词人运用了典故手法,其中,“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最后“刻石纪功”而还。这里,范仲淹借此表明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管悠悠”即是说羌笛声音悠扬。意思是说,月光皎洁,满地如霜的边塞,不时传来悠悠的羌笛声。这里,词人借景抒情,夜寒霜浓,自然暗含着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境界。而悠悠羌笛声,更加重了将士们内心的悠悠思乡情。这里,词人不但营造了富有边塞的特定氛围,而且以声写静,以声传情,达到了声情并茂,直击将士们的内心的审美效果。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的意思是说,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的辛苦,思念家乡的情浓,将士们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这里,词人以情语作结,不但集中表现了将士们决心守边御敌的主题,而且表现出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人之本色。从艺术手法看,这一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从意义上说,将士们都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白了头、流了泪。这白头和眼泪,是情感的直接表现。“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诗句)这里,词人不仅表明了对将军壮士的同情之情,赞扬之意,而且联系时代背景,其中也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对于朝廷腐朽,不重边功的愤懑。 

总之,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了自己身临目见的边塞情景,表达了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将士们的御敌气概和思念家乡、怀念情人之情。在艺术上,即景抒情,形象鲜明而生动,意境悲凉而壮阔,语言质朴而凝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