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古代诗歌的韵律美(一)

(2009-12-10 11:39:52)
标签:

古代

诗歌

韵律

审美

杂谈

    谈古代诗歌的韵律美(一)

谈古代诗歌的韵律美(一)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注重韵律的。韵律是诗歌中的节奏有规律变化、重复而产生的一种情调,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节奏。在诗歌中,韵律表现为抑扬顿挫的节奏和节奏的和谐流动所传达出来的诗的情感韵味。而韵律美却是一种由细节到整体的节奏美。也就说,不但诗句富有节奏,而且诗句与整个诗歌中每个部分及其各自之间要和谐一致,共同构成整体的节奏美,形成和谐的韵律。而这种整体美,最终在诗歌的押韵上。所以,在诗歌理论中,有这样的说法,韵律主要是指同韵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押韵一般都在句尾,我们称之为韵脚。在古代诗歌中,对于韵的运用要求是很严格的,譬如,近体诗要求两句一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其余各联的上句必须是仄声,对句一般是平声,而且入韵,一首诗往往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能和邻韵相押,即使首句入韵的,也只限于首句用邻韵。而古体诗就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古体诗的韵部较宽,相邻二韵可以通押,而且韵位较密,可以句句押,或者一二四押,或者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平仄互押。因而,近体诗,譬如一首律诗,共四联八句,在严格的韵律要求下,诗句的较大停顿中配合韵律,又是同韵,自然就形成和谐的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东西(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味到前一句,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审美效果”,主音明确,主旋律鲜明,而且各联韵脚的音相同,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共同形成整体上的和谐的音乐美,也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