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了一趟江西省抚州市,代表公司为那里的临川区高坪镇东源村的东源小学带去了一些文具。这所小学是抚州市最偏远的小学,教学设施和师资都比较匮乏,不过由于抚州市比较重视文化教育,适龄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去上学。在学校里,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呼吸着久违的绿色空气,使我的心灵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得知,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在外打工,平时都是和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很多孩子每天上学都要步行2,3公里的山路,下学后,往往还要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在生活重担面前,小小年纪的他们很少有真正的爱好,父母往往每年甚至几年才能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交流几天就又要离开。
这使我想到了我所接触过的一些孩子。由于工作主要是从事青少年高尔夫赛事,接触到的孩子也大多是来参加比赛的。可能是由于高尔夫本身进入国内的起点比较高,那时多作为生意场上的一种社交手段,而且国内高尔夫从打球器具、打一场球的花销,包括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维护等一系列相关费用都居高不下,感觉目前从事高尔夫球运动的青少年,大多家境还是比较好的,因为要负担得起这些有关的费用。处在这种富裕家境中的孩子容易被家长过分的溺爱,因为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孩子想得到的或者想做的事情往往都比较容易实现,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能见到的“小皇帝”。另外,针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来说,由于目前的花销还比较大,据我所知,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打球甚至卖掉房产、辞去工作。这也表现出了这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出成绩,如果日后走入职业化道路,可以取得好成绩多拿些奖金,或者为他们日后的考学、升学多加些筹码,也对得起他们当初的付出。所以在一些青少年高尔夫比赛中,我看到了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的表现,比如赛事组委会制定规则不让家长陪走,但是有的家长却还是会跟着自己的孩子走过每一个洞,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更有甚者,在一次比赛中,一名小选手违反了比赛规则,当赛事裁判长询问该选手家长遇到这类违规时应怎样处理,家长能够熟练的说出该如何判罚,说明家长对高尔夫的规则还是比较熟悉的,可是却还当着裁判长和其他众人的面,责骂孩子而且还打孩子,导致小选手直接退出了比赛,虽然这个可能是个特例,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们的期待太高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
之所以要说现在打高尔夫的这些孩子与山区中的孩子,只是想说说现在很多孩子的童年已经不再那么的轻松。过去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一方面也是说明了穷人家的孩子要过早的担负起生活重担的无奈;而现在那些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孩子往往也会“被爱好”很多与升学挂钩的项目,但是这些真的是这些孩子们自己选择的么?
真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家长的适度指引下,有机会选择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能够让童年时的爱好陪伴终生。到那时,不论乡村还是城市的孩子们都能够少一些来自生活、升学方面的压力,等他们老的时候能够回忆起丰富多彩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