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高尔夫?当我自己提出来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时间竟然也迷惘了!随后的问题也出来了,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高尔夫体制?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高尔夫球手?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高尔夫环境?我们还需要如何去培养高尔夫青少年选手?
关于体制和环境的问题,我想还是最根本的问题,正因为最根本所以不好解决。我作为一个服务于青少年高尔夫选手的从业人员,其实对体制性的东西不抱有太大希望。就像台球有了个丁俊辉中国才开始慢慢重视起台球运动来一样,我想高尔夫也不会摆脱这样的境遇,别看高尔夫运动进入了奥运会。参加奥运会的目的是夺金,有夺金希望的国家才会重视,没有夺金希望的,对于国家来说,与高尔夫不进奥运会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所以,幻想着依靠国家力量把高尔夫运动推向一个高潮,不太现实!
那么我们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去推动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呢?我想还是依靠民间的力量来得会更实在一些!尤其是在青少年高尔夫选手的培养上面,更为直接。
我们看到中高协虽然在青少年高尔夫运动上面花费了不少的力气,但做来做去总会让人感觉到有点“官僚”了。从2007年开始轰轰烈烈的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发展过程中好像也有点跑偏了似的。也许他们想让中国提前出来一个泰格伍兹的愿望更迫切一些,但在我看来,以目前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的发展状况,出来一个那样的选手,还只是停留在梦想上。毕竟我们国家打高尔夫的青少年基数太少太少了,从这样的基数成长起来的选手又能让他们达到怎样的高度呢!?虽然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高尔夫,而且也是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正常的练习,这还是比较附合训练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基本要素,但是高尔夫项目的训练不但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又能有多少个家庭能够花N多年去承受呢?谁又能够在这样的压力下,保证不把压力传授给需要经过多年苦练才能打出好成绩的孩子呢?所以说现在的培养模式是极其需要改正的,否则别说出一个伍兹了,能再出几个梁文冲这样的优秀选手都是难上之难!
然而,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同样的在困惑着我,也希望更多欢高尔夫的人,更多对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关心的人,来共同研究、讨论,这些困惑“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高尔夫?”这么一个有力的疑问上。转发此文至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