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大教学:汉语专题(1)试题及答案

(2012-09-23 22:56: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柱石构建-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专题”(1)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0分)

1、  韵基

2、  概念义

3、  自主动词

4、  递系结构

5、  方言岛

二、填空:(10分)

1、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是             

2、中国第一套由国家正式公布并且在中小学普遍推行过的拼音字母是         

3、词有固定的意义,也有使用中产生的不固定的意义。词在运用中临时获得的意义叫做     

4、“苹果、西瓜、桔子、桃子”等词语的上位词是        

5、从造词法角度看,“热烈、热情、打击、理事”都属于           

6、语素的主要作用是充当             的构成材料,不能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7、“进行”后面的动词性宾语失去了动词的某些功能,带此类宾语的动词叫做         

8、“张晓明昨天遗失了一把钥匙”的语义框架是         

9、客家方言以          话为代表。

10、闽方言通行的主要区域包括我国的福建、台湾、          等省。

三、判断正误:(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普通话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所以,北京语音就是普通话语音。(   

2、“黑板”和“黑包”的内部结构都是修饰关系,因此,他们都是词。(   

3、句子和词组的本质差别在于句子的结构复杂,而词组结构简单。(   

4、副词可以充当状语,所以归入实词。(   

5、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iouueiuen三个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出现。(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30分)

    1、用严式国际音标标写下列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普通话音节里的字母e。(4分)

xue  (      )                  zheng  (      )

bei  (       )                  ge  (      )

    2、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征。(8分)

 http://s12/middle/6139940agca5fdeacfacb&690

 

    3、根据下列词的释义进行词义分析(6分)

         法网:比喻严密的法律制度。

         推翻: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别字或不规范的异形字(4分)

         我们去运动场为李明光喝采,为他加油。

         未来的鸿图是描绘出来了,但要实现目标还得付出汗水。

         你要接受教训,可别重蹈复辙啊!

         如果价格上没有优势,光是装璜精美是难以吸引顾客的。

    5、  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8分)

我 明 天 上 午 请 朋 友 看 电 影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了那些音素?为什么用同一个字母代表不同的音素而不会发生读音的混淆?

2、“歌手”和“右手”的构词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虚词有哪些主要特点?请举例说明。

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哪些异同?

5、汉语方言为什么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词2分,共10分)

  1.韵基是组成韵母的基本成分,一个韵母,除去韵头,剩下的部分就是韵基。例如韵母uang,其中的ang就是韵基。

  2.概念义就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点的那部分意义。例如“蓝”的概念义是“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3、自主动词指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的动词。例如“学习”、“阅读”。

  4.递系结构是复谓词组中的一类,VP1中的宾语同VP2中语义上具有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例如“叫我们帮忙”就是递系结构。

  5.方言岛指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的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孤岛。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注音字母(注音符号)

  3.言语义

  4.水果

  5.句法学

  6.词

  7.准谓宾动词

  8.施事-动作-受事

  9.广东梅县

10.海南、广东(只答一个不扣分)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共30分)

  1.用严式国际音标写下列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普通话音节里的字母e。(4分)

  

  

  

  2.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征。(8分)

[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a]: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3.根据解释分析下列词义(每小题3分,共6分)

  法网:

  推翻:

  说明:第题没有分析关系对象前的限制不扣分,动作前的限制必须分析出来。

  4.纠正下列句子中不符合规范的异体词(4分)

  ①“喝采”改为“喝彩。”

  “鸿图”改为“宏图”。

  “复辙”改为“覆辙”。

  “装璜”改为“装潢”。

  5.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8分)

  我 明 天 上 午 请 朋 友 看 电 影

   1

说明:12主谓,34状中偏正,56定中偏正,78递系复谓,

910述宾,1112述宾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了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i]、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和舌尖后不圆唇元音[ ]四个音素。(4分)

   这四个音素都是/i/音位的条件变体,各有不同的出现条件,舌尖前元音[ ]只同zcs声母相拼,舌尖后元音[ ]只同zhchshr声母相拼,舌面前次高元音[i]出现在ae后充当韵尾,其余场合出现的是[i]。这四个音素都处于互补分布中,所以不会发生读音混淆。(4分)

  2.这两个词的构词方式不同。“歌手”是后附式合成词,其中的语素“手”已经虚化,成为定位语素,表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4分)“右手”是限定式合成词,其中的语素“手”有实在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

  3.虚词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没有实在、具体的词汇意义,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第二,都是黏着的,即不能单说;第三,不能充任核心的句法成分,都不能做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6分)例如虚词中的副词“非常”,意义就很虚,也不能像实词那样可以单说,除了可以充当状语外,不能充当其它核心的句法成份。(2分)

  4二者的相同点:都是语言的变体。(2分)

   二者的不同点:第一,形成的原因不同。地域方言是由地域的隔离造成的,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社会因素造成的。第二,使用对象不同。地域方言是某一地区的全民语言,是当地人的“共同语”,而社会方言不具有这种全民性,只为某个特定的社群使用。第三,差异的性质不同。社会方言的差异体现在口音、措词、谈吐风格等方面,地域方言的差异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上。(6分)

  5.方言在今后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这是因为,第一,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必然性。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下去。(2分)第二,普通话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已经以法律形式正式颁布,这就决定了普通话的地位要高于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而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3分)第三,普通话通过渗透和覆盖两种途径深刻地影响方言的发展,使方言日益向自己集中、靠拢。(3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专题”(1)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

1、浊音

2、义项

3、递系结构

4、直接成分

5、社会方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拼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语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准音。

3、强辅音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的辅音,例如普通话中的ptkqcch都具有这一个共同的特点,所以叫做强辅音。

4、把“斑马”分析为有花斑的马,语素“马”表示是一种马,语素“斑”提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5、词在运用中临时获得的意义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行调查”和“打算调查”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词组,这里的两个“调查”功能并不相同。

7、“淮河大堤被汹涌的急流冲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句子的语义框架是_______________

8、“感谢、端正、怀念、讨厌、喜欢”这几个词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都可以带宾语,但只有__________是兼类词,其余都不是。

9、湘方言的西面是北方话,南面是___________,东面是赣方言。

10、              有些方言,零星分散在别的方言区包围之中,这种语言现象被称做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声调区别意义功能的负荷量要大于声母和韵母。(   )

2、“吝啬”和“小气”表示的概念义相同,但附属色彩不同,具体说是感情色彩不同。(   )

3、“老式、慢性、大型、绿油油、雪白”可以充当定语修饰名词,都是形容词(   )

4、从结构角度看,“白菜一斤五毛钱”是名词谓语句。(   )

5、是否能互相通话,是区别语言和方言的重要标准。(   )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30分)

1、用严式国际音标写出下列汉语音节中元音字母所代表的音素。(4分)

ke  (      )                   zhang  (      )

zhi  (      )                   chong  (      )

2、根据描写的发音特点,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出音素。(4分)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

3、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的构成(4分)

刀山:          老鼠:

眼红:          轰隆:

4、根据解释分析下列词的词义(4分)

吊楼: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返航:(船、飞机等)驶回或飞回出发的地方。

5、根据谓语的性质指出下列主谓句的类别,同时指出根据主语的不同语义性质划分句子类别。(8分)

那本书确实内容编得非常精彩。

他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地接待。

那个人我昨天在图书馆看见过。

大礼堂里正在放电影。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歧义词组(6分)

不 适 当 地 浇 水 施 肥

四、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老国音?什么是新国音?从老国音到新国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

2、ü开头的韵母有哪几个?它们在运用中有哪些变化规则?(6分)

3、言语义是不是词义?为什么?形成言语义的手段主要有哪些?(6分)

4、形容词、时间名词、副词都可以充当状语,为什么副词归入虚词?(6分)

5、为什么说普通话是一种特殊方言?(8分)

6、普通话和方言词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一二例加以说明。(6分)

 

 

 

“汉语专题”(1)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词2分,共10分)

1.舌尖韵母

2.言语义

3.双宾动词

4.虚词

5.社会方言

 

名词解释标准答案(每词2分,共10分)

    1.舌尖韵母就是由舌尖元音构成的韵母,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两个舌尖元音韵母,一个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一个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

2.言语义就是词在运用中获得的不固定的、临时具有的意义。例如“咱们去喝二两”,其中的“二两”代指酒,属于借代用法,就是言语义。

3.双宾动词就是可以同时带上两个宾语的动词,例如“给”可以构成“给你一本书”,其中的“你”、“一本书”都是宾语,“给”就是双宾动词。

4.虚词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不能充任核心句法成分的词,例如“关于”、“非常”、“和”都是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

5.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它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口音、措词、谈吐风格方面。例如北京女中学生的“女国音”就属于社会方言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第一套由政府公布的音素制拉丁化拼音方案是       

2.汉语拼音方案中表示辅音的四个双字母是       

3.固定语可以分为两类,“掩耳盗铃”、“穿小鞋”、“瑞雪兆丰年”都是______

4. 层次关系词群可以分四类,例如“班长”和“排长”属于______

5.有的词综合了几种造词方式,“刀山”是句法学造词和        造词方式的综合。

6.副词是只能充当        的词。

7.虚词“或者”和“还是”都表示选择,区别在于“或者”不能用于        句。

8.“可爱、大型、崭新、雪白、洁白”等词中,        是区别词。

9.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______

10.赣方言区西接湘方言,南接        方言。

 

填空题标准答案(每空1分,共10分)

    1.国语罗马字

2zhchshng(此题回答不完整不给分)

3.熟语

4.等级关系词群

5.修辞学

6.状语

7.疑问句

8.大型

9.官话方言(北方话)

10.客家方言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钩,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叉。

1.“飘摇”的汉语拼音是piāo yáo,这两个音节的韵尾都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2.“计算机”和“电脑”是同义词,二者的构词理据相同。

3.多重复句就是由三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复句。

4.介词“把”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是引进施事,有时也可以引进受事、处所等。

5.普通话不断向方言渗透,不久就可取代方言。

 

判断正误标准答案

1.错误。

韵尾o的实际音质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由于u形体与n形似,这样iaoian在手写体中就特别容易混淆,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就用o表示,便于辨认和书写。

2.错误。

“计算机”和“电脑”虽然都是同义词,但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两个合成词的语素义提示了同一对象的某些特征,“计算机”突出这种机器具有计算功能,“电脑”突出这种机器如人脑那样的智力特点,是一种比喻用法。

3.不对。

多重复句虽然不能少于三个分句,但具有三个分句不一定就是多重复句。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以上的结构层次的复句。所以具有三个分句,如果只有一个层次,就不是多重复句。

4.不对。

介词“把”构成把字句,主要作用是引进受事,有时也可引进施事、处所等。

5.错误。

普通话虽然不断向方言渗透,规定着方言的发展方向,但并不意味着方言很快就会消亡,一方面,这种渗透与取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方言作为该地域文化的标志,不会也不应该最终消失。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

http://s8/middle/6139940agca5fe5d22e47&690
 2.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4分)

 ①肉松:         ②叮咚:

 ③妹妹:         ④马路:

 3.根据解释分析下列词的词义(4分)

地址:(人、团体)居住或通信的地点。

②出气:把心里的怨恨发泄出来。

4.分析下面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8分)

 修 剪 苹 果树的枝干

5.用变换分析法分析下面的歧义句(6分)

      关心的是别人

 

综合分析题标准答案

http://s1/middle/6139940agca5feada7ae0&690
2.从造词法角度分析下列词语(4分)

 ①句法学造词         ②语音学造词

 ③词法学造词         ④句法学造词

3.根据解释分析下列词的词义(4分)

http://s4/middle/6139940ag7aa331462433&690
5.用变换分析法分析下面的歧义句(6分)

 ①分析:这个句子有两种意义理解。

A.关心的是别人。(“关心”和“别人”之间是“动作-施事”关系)

B.关心的是别人。(“关心”和“别人”之间是“动作-受事”关系)

2分)

②变换分析

 A式可以作如下变换,B式不能:

 关心的是别人          关心这事的是别人

 反对的是小王          反对这个方案的是小王

 学习的是雷锋          学习开车的是雷锋

 B式可以作如下变换,A式不能:

 关心的是别人          关心别人

 学习的是书法          学习书法

 看见的是老张          看见老张

五、问答题(共40分)

1.韵母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8分)

2.ü在哪些情况下要省略上面两点?为什么有时又不能省略?(8分)

3.下列各组词构词是否相同?简要说明理由。(8分)

老鹰-老人    ②血红-脸红

   4.“看三次”是述宾结构还是述补结构?谈谈你的看法。(8分)

5.怎样考察方言的语法特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问答题标准答案

1韵母可以从三个角度分类: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及其性质,韵母可以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类;(3分)根据韵母有无韵头及韵头的性质,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3分)根据韵尾的不同,可把韵母分为开尾韵、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三类。(2分)

2.①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ü,有两种需要省略的情况:第一,ü行韵母同声母jqx拼的时候,ü上两点省略,写作u;第二,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前面要加上隔音字母y,同时省略ü上两点。4分)。

ü行韵母同声母ln相拼时,ü上两点不能省略,这是因为,声母ln同时还可以和u相拼,如果ü省略两点,就与u混淆了,而ü韵母与jqx相拼可以省略ü上两点,因为它们后面绝对不会出现以u开头的韵母,所以省略了也不会混淆。4分)

3.这两组词构词并不相同。

    ①老鹰-老人:“老鹰”是前附式合成词,“老”已经虚化为词缀,是定位语素;“老人”是限定式合成词,“老”有实在意义,修饰“人”。

    ②血红-脸红:“血红”是限定式合成词,“红”是词义中心;“脸红”是陈述式合成词,两个语素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本题8分,每个要点各4分。每个词只要结构分析正确就不扣分。

4.“看三次”是述宾结构,它的结构特点与“看三本”是一样的,在形式上有一系列平行现象。例如:

A.看三本:看过三本/看了三本/看了三本书/三本都看了/一本都没看

B.看三次:看过三次/看了三次/看了三次书/三次都看了/一次都没看

“三本”的“本”是物量词,一般公认这样的量词词组在动词后是宾语。“三次”的“次”是动量词,一般认为在动词后是补语。但是从形式上看,“看三本”和“看三次”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有一系列平行的现象,既然承认“看三本”是宾语,那么也得承认“看三次”也是宾语。

评分说明:如果学生回答认为“看三次”是宾语,只要说理充分,同样给分。

5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看相同的语法手段在不同的方言里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否相同,二是看相同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方言里是否用相同的语法手段表示。(5分)

例如比较句的句型,表示差比式,普通话是“甲+介词+乙+形容成分”,例如“他比我高”,粤方言句型与古代汉语相似,为“甲+形容成分+过+乙”,例如“猫细过狗”(猫比狗小)。(3分)

评分说明:第二个要点只要能举例说明即可,不限于教材上的类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