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学论文:“异性效应”的启示

(2012-02-23 10:53:24)
标签:

心理效应

异性效应

启示

分类: 柱石构建-教育

什么60.6%的宇航员在征服宇宙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头痛、眩晕、失眠、烦躁、恶心、情绪低沉等“航天综合症”?为什么几年前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在南极考察时也得了这种用许多方法均无法治愈的怪病?经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却出人意外:“没有男女搭配,是性别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所以,后来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在每次宇航飞行中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解。这就是“异性效应”。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学习和活动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在学校教学及其管理过程中,异性效应十分微妙,具有难以名状的魔力。

http://s6/middle/6139940anb998d39f17e5&690

异性效应具有吸引力,能促进身心健康。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异性效应能产生愉悦的体验。其实,异性效应就是异性相吸。异性间相互交往以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和轻松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男女生之间会产生愉悦的情感,它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能增进身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很多女生喜欢和男生在一起,很多男生也喜欢接近女生;女生好打扮自己,希望得到男生的注意,有的女生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嗓门,以显示自己悦耳的嗓音;男生爱在女生面前逞能、不服输,用带有冒险的“英雄行为”显示自己的力量,以便异性对自己产生好感,从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异性效应能培养出较好的心理素质。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便及时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正如俗话所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男女生交往有利于增进心里健康,使自己的性生理能量得到正常的释放,从而满足心理需求,使心理趋于平衡。男女生在彼此善意的目光中,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异性效应具有约束力,能促进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被社会期待的性别任务与性别形象,也即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将其所在社会的性别角色规范逐一内化的过程,其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异性效应能强化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学校中异性的交往既是长期的,又涉及学习和劳动的各个方面。男生坚强、勇敢、开朗、主动、外向、胆大、幽默,富有责任感、乐于助人,自信心强、独立性强,但男生往往不拘泥细枝末节与点滴得失,因粗心马虎而易办错事,甚至骄横粗暴、逞强好胜,更具有侵犯性等。女生温柔、文静、细腻、被动、内向、胆小、爱面子,感情丰富、举止文雅,善于关心他人、乐于倾听,对一些具体事情比较认真细心,处理问题往往谨慎周到,但是女生文静怯懦、优柔寡断、过于敏感等。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男生与女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风格。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异性效应具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异性交往具有某种制约作用,男女生交往可以抑制某些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绪,这对于存在不良习惯或情绪困扰的学生(尤其是男生)有很好的矫正作用。在异性面前,重视个人的容貌和装束,强烈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异性效应本身便是一种道德约束力,还能改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就是异性效应的道德教育机制。

异性效应具有凝聚力,能促进班集体团结。异性效应能增强集体生活的凝聚力。异性效应能缓和、避免班集体中摩擦、不和谐的因素,促进学生相互关心,推动人际理解。两性本身在相互吸引的基础上,产生心灵沟通,进而建立真正的友谊,形成集体凝聚力。而性别本身的差异也能使班集体的生活多姿多彩。异性效应能增进班集体的团结开展班级活动时,注意男女生的搭配,男生生病了,让女同学去探望;女生行李重,让男生去帮忙。它能消除进入青春期后的学生所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在集体交往中形成纯洁的友谊。

异性效应具有净化力,能促进青春期纯洁交往。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既要实行男女生混合编排,又要抓好青春期教育。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交流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运用“异性效应”正确引导,可消除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所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在集体交往中形成纯洁的友谊,以避免那种限制男女同学接触而引起的不良后果。男女之间要友谊为主、健康相处,人格上互相尊重,感情上互相关心,学习中互相鼓励。所以,男女生互相交往、互相接触,达到心理交融,共同参与活动,是培养“谦谦君子”、“文雅少女”的良好途径。开展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开展男女同学之间的学习竞赛评比活动,能使各自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净化、升华,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风会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激励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巩固。

异性效应具有激发力,能促进个体奋发向上。男女生渴望异性的肯定以增强自信心和成人感。他们很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异性效应可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男女生在异性面前喜欢竭其所能,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务。开展班级活动时,要注意男女生的搭配,它比男女分组单独练习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接力赛时,男女混合编组能互相激励、互相帮助,气氛热烈,群情激奋,成绩也比较好。运动会上,来自异性的“加油”声会给运动员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异性效应能激励学生个体奋发向上。男女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展示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以便受到异性的青睐。事实证明,有些调皮不顺的男生在女生帮助下却能逐渐要求自己专心学习,各方面都会取得进步。男生因“异性效应”经常激励自己,使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由,服饰整洁大方,富有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气质。女生也不知不觉中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雅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异性效应能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形象,男女生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以引起异性的关注、尊重和肯定性评价,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随着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特别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寻求机会表现自己。青春期的男女生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由于性意识的发展,男女生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品足;男女生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同时也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异性效应能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

异性效应具有推进力,能促进学习可持续发展。异性间的相互激励成了男女生成长发展的动力和推进剂。异性效应能产生独特的课堂教学效果。男女生共同学习、处理问题有助于激活思维、增强记忆、激发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异性效应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男女生来就有差异,女生语言表达力较强,男生运算能力发展得更快。思维方式方面,男生偏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高;女生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因此男女生在共同学习就能相互启发,极有利于教学,更能拓阔思路、活跃思维、启迪思想,易于触发智慧火花。学习活动中,有的男生在女生朗读课文时倾心聆听,表现出愉悦的神情;有的女生在作文中,把一个相貌平平的男生描写得帅气无比、举世无双。教师的性别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男女教师均衡配置符合管理学中的异性效应原则,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创造更佳的教育效果。男教师大多语言风趣幽默,富有逻辑感与哲理性;情感表达直率、坦诚,具有外指向性;独立性强,意志力强,有创造性等。女教师具有温柔、亲切、细致、耐心、善于移情等心理特征,为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源。既能感受到男教师自由、超越与创造的行为之美;又可体会到女教师慈爱、细致与关怀的心灵之美。性格粗暴的男生,却会出人意料地接受女教师的管教,乐于顺从。女生则喜欢与男教师讨论政治和生活问题,她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获得男教师较高的评价。这都是异性效应的魔力。

在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中,尽管“异性效应”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适当把握异性交往的“度”。男女生交往要做到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教师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予以正确指导,防止“早恋”现象,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方向发展。 

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岳西师训》2012年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