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兴趣与自我保护等自我功能抑制
(2023-08-28 15:48:27)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丁香焦点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教育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2789天】
自我兴趣与自我保护等自我功能抑制
自我兴趣:对自我兴趣的抑制,可能发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之前一个让人愉快的活动,如网球或音乐,现在象征性地,比如说,和某个丧失爱人的痛苦记忆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这个自我兴趣(活动)就可能因为为了防御哀悼而被关闭。这种防御性抑制的结果就是,人们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回避网球场或交响乐音乐会。对此,他们可能会意识到,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对兴趣的抑制。
如果在成年期,自我兴趣出现“再本能化”,那么即使发展娴熟的技能也可能被抑制。也就是说,从生产性活动(自我兴趣)中取得的升华,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弱,自我兴趣再次获得其他象征性含义。一旦这一象征回归,它就可能让自我兴趣陷入冲突(通常是超我的冲突),导致这个兴趣本身被防御性地抛弃。
卡尔森·麦克卡勒斯在她的短篇小说《神童》中就描述了这种现象。小说讲述的是15岁女孩弗朗西斯的故事。故事中,她不再弹钢琴,因为弹钢琴再起获得了象征意义,变得令人感到冲突。她也不再喜欢她的男性钢琴老师的宠爱——他曾帮她挑选初中毕业仪式的礼服,而女孩上完课后就在他家就寝。老师的另一名男学生越来越出名,而她感到自己在手足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她也感到她的“激情”无法再通过琴键上的手指流动出来以此取悦她的老师。现在她注意到的是老师的裤子紧紧地包着肌肉健硕的大腿。此外,她也感到陷在长时间练习之中而无法社交。
换言之,之前弹钢琴的升华意义,象征性地在俄底浦斯竞争中战胜老师的妻子、超越同门,以及通过手指表达“激情”,现在和钢琴技能在意识层面太过关联了。也就是说,她发展出的自我兴趣弹钢琴现在被再次本能化,而这就让这个自我兴趣和羞耻、内疚与丧失发生了冲突。之后,她防御地跑出了老师的家,远离他,也远离那台被再象征化的钢琴。
卡斯、汗和考伯描述了一位女性病人在打网球技能方面大幅度水平下降的过程。而此前这个女人还是个不错的球手。在分析中,这个女人指出自己水平下滑起始于听到一个男网球爱好者的评论,说打网球是绝佳释放攻击性的方式。她回忆到,当她还是青少年时,她的妹妹溺水死亡,过了没多久,她的父亲因为肝衰竭去世。在一次治疗小节中,她说:……我不想恨任何人,无论是网球场还是其他任何地方。
卡斯等对这个案例的概念化是:……她仍然……为这些事感到内疚,认为她因为自己的嫉妒而以某种方式促成了妹妹和父亲的死亡。其结果就是,她极度恐惧给他人造成伤害。这样,当一个人无心地暗示说她在网球场上释放她的攻击性时,她就变得失功能了。也就是说,当她打网球的自我兴趣被再本能化后,获取了字面意义上杀人的含义,这来自于她对父亲和妹妹冲突感受的置换,她感到内疚,因此就建立起抑制打网球这个自我兴趣的防御。
自我保护功能:自我保护功能可能会获得杀死其他人的象征含义。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并不罕见,但也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经历幸存者内疚的人身上。简单地说,此时一个人感到内疚,是因为自己活下来而另一个人死去这件事被赋予了自己杀死逝者这一潜意识象征意义,如上例面对妹妹与父亲相继死亡的女人。当内疚和一个人被攻击化的自我功能冲突时,自我保护=杀人,此人的自我保护功能可能被关闭,而且转向自身的防御也可能启动,增加其自杀风险。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丁
二0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