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虐待与爱的牢固组合

(2022-11-21 17:37:23)
标签:

丁香催眠治疗

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丁香焦点解决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教育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2509天】

 

虐待与爱的牢固组合

 

受虐待的孩子,因为父母喜怒无常,或父母在实施虐待后出于补偿心理而表现出的温情,始终生活在快乐和痛苦参半的怪异氛围里,间歇性恐惧与温情时刻并存。因为父母是孩子唯一的爱与安慰的可能来源,孩子甚至会由此形成只有承受虐待才能获得爱的信念,虐待与爱因此成为一种怪异而牢固的组合。

父母时而虐待时而温情,传达的自相矛盾的混乱信息,让受虐孩子愈发感到迷惘,也更加难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有毒父母。苏珊解释说,父母在虐待子女的同时也做出了爱的承诺,两者之间会形成一种畸形却又异常牢固的关系。因为孩子尚小,不论家长如何暴力以待,对他们而言,生存、爱与归属感、安全感的需求想要得以满足,他们都不得不指望他们的父母。所以,被虐待的孩子,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在寻找父爱或母爱,这种寻找并将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

受虐待孩子遭受虐待,同时也会成为家庭虐待这个秘密的守护者。有毒父母偶尔出于良知与责任的补偿式的温情,像星光一样,给孩子以为他们可以爱、能够爱孩子的假象,会令孩子更加相信、渴求他们的爱,并期望他们能够有所转变,且秉持这样的希望而固执地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永不放弃,这种依附关系会持续到成年以后的生活。作为这种情感联系的一部分,中毒孩子会自觉认为自己应该为有毒父母的暴行保守秘密,因为一个好孩子永远都不会背叛背弃自己的家庭。这种家庭秘密对于受虐待的孩子而言是额外的负担,而且,对受到的虐待守口如瓶,就意味着受虐待的孩子拒绝了所有可能的情感支援。他们会觉得自己一生都活在谎言中,有些东西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却不能自由地说出来,这种感觉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毕竟,如果连说都不可以,他们又怎么能战胜这种痛苦?

他们对于小时候的家暴这种家庭秘密绝口不提的行为,就像黏合剂一样,维系着家庭的完整,一旦有人打破沉默,家庭可能就此土崩瓦解。凯特说,如果她和父母谈起小时候被家暴的事,父亲肯定会崩溃,母亲会歇斯底里发作,然后她和妹妹就麻烦了。而且,妹妹会因为她旧事重提而暴怒,因为妹妹作为与她共同遭受家暴的孩子也从来都不会提及这些。过去的事情在她心里翻涌,但家里像没事一样,仿佛根本就没有家暴。她觉得自己虚伪,她希望自己可以告诉父母他们毁了自己的高中生活,想冲他们大喊他们伤害了她,都是因为他们,她到现在都无法爱别人,也无法和男人建立恋爱关系。父母把她变得情感麻木,他们现在仍然这样对她,但是她仍然非常害怕而什么都不敢与他们说。已经成年的她心里还住着一个被虐待、被吓坏的孩子,她害怕面对一旦说出实情家里每个人都会恨她、整个家庭都会瓦解的后果。她和父母的关系成了拙劣的伪装,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许多充满暴力的家庭都会将非常“正常”的完美家庭这一面展现给外界,外显的体面与内在的暴力混乱的实际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家庭神话的基础,这种歪曲事实而又为家庭成员共同同意的观念,是这种家庭逃避焦虑的一种自卫防御。

这样家庭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和家里其他人一样虚伪,但也总觉得也许某天事情会不一样,所以他们不能放弃这个希望,会认为也许他们演得再投入一点,就真的成了正常家庭。

受虐孩子有着十分矛盾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想要与父母一起正视问题,一方面又害怕家庭会因此分崩离析。乔小时候对于父亲的虐待和母亲的忽略,曾经通过写信或写日记,并把其放在家中明显位置,期望父母看到他的心声的方式,期望家里有所改变。但直到今天他也不知道父母是否看过,他不敢去问去证实,真正的原因是他还幻想着父母有一天能够奇迹般转变,给予他更多的爱。如果证实了当年父母看到了他的心声也没有任何改变或者回应,他的幻想就会破灭,他会瞬间跌回到冰冷的现实,他怕知道父母是在知晓他的想法后再次放弃了他。这对他来说是最残酷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被父母爱。

受虐儿童的内心积蓄着强烈的愤怒,他们被暴力虐待、侮辱、恐吓、诋毁,或因为感到痛苦而遭到责骂,心中的怒火往往无处发泄,成年后会想方设法寻找宣泄的途径,比如虐待年幼的孩子或弱势的伴侣及家人,将强烈的情绪转化成侵略性的攻击行为。这种将受挫的心理、受压抑的情绪等无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现的行为,可能很早就会现象在这些受虐孩子身上,青少年时不断惹麻烦,成年后成为会走路的火药桶。极端案例中,压抑的愤怒还可以表现为暴力犯罪行为,如家暴、强奸甚至谋杀。很多囚犯,儿时都曾经遭受身体虐待,不知道如何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有的则是把愤怒藏在心里通过身心的症状体现出来,如头痛、胃疼及抑郁症,他们的愤怒需要一个宣泄口,但又不敢直接表达,他们适应了受害者角色并一直活在受害者角色,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利用和伤害。

被虐待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步父母的后尘,不知不觉沾染上他们最讨厌的有毒父母的性格特质,虽然他们会立下重誓不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但在强压之下,最终还是可能会成为父母一样的虐待者,因为父母是他们唯一的角色榜样。但也不尽然都是这样,许多受虐孩子成年后并没有成为施虐父母那样的人,但也很难接受温和的、非暴力性的教育手段,出于对童年遭受的虐待的反抗,而刻意不给孩子制定规矩,或不强制执行定下的规矩,过度纵容孩子。事实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适当的规矩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过度纵容与相反的暴力虐待同样有负面影响。

受身体虐待的孩子成年后的常见问题如:自我厌恶感、对父母的依附、无处宣泄的愤怒、难以战胜的恐惧、对他人的信任缺失、自身安全感的不足等,都是可以克服的,从积极方面来看,是个好消息。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0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被动的虐待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