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与理由
(2022-08-01 19:06:50)
标签:
教育丁香焦点解决丁香催眠治疗焦点解决长期心理治疗欣爱公益心理工作室 |
分类: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心得 |
【巩义丁香焦点解决第22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2397天】
原因与理由
焦点解决并不把情绪看作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把它们当作来访者所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来访者构建一些“更好”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帮助来访者构建出一些情境,他在这些情境中会“感觉更好”,并且会记得他们的感觉有所改善是成功地构建并“强化”问题解决的一部分。
通过关注情绪发生的情境,焦点解决使这些情绪处在它们应在的基地中,即来访者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使它们成为个体内心世界中某种神秘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由此,来访者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自然而然看到并参与到来访者的转变中来,这无意间强化了来访者的转变。由此,缩小了来访者在传统的治疗中常会遇到的一个鸿沟,即来访者在咨询室内能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缺乏这样的意识。
让我们再来看看:我冲她大喊大叫是因为我生气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认为或相信是愤怒的情绪导致他大喊大叫?或者,他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把愤怒当作是他大喊大叫的正常理由或借口?
愤怒导致大喊大叫,这其实是种假设,提出这种假设的理由是:
你的某个行为总是在出现某种情况后发生,我们之后就会把这种情况称为这种行为的原因。如果人们有许多与此大体一致的经验,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提出假设。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信心预言,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大喊大叫并不是由他的愤怒所导致的。然而,当我们想知道他对自己的大喊大叫所给出的理由时,情况就不同了,因为:
任何经验没有必要得到肯定,你所说的理由也不是一种假设。
那就是说,因为愤怒被看作是大喊大叫的原因,所以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实例来说明愤怒之后通常都会出现大喊大叫。当然,他有时只是愤怒但并没有大喊大叫。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想法十分合理,即他的愤怒是他冲她大喊大叫的原因,如果他没有生气,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大喊大叫,基于这样的理解他才给出了这个理由。
将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我们再来看看:他冲她大喊大叫是因为他生气了。
只要这个“他”承认并接受愤怒是冲她大喊大叫的原因,那么这位旁观者就会把原因归咎于愤怒的想法感到满意。但如果“他”不承认并接受这个说法,那就是虽然他给自己大喊大叫找了不少理由,但这也不能将那些理由变成起因或假设。
这个案例中,他没有察觉到的正是理由而不是起因……弗洛伊德把人们的某个行为找的理由看作是它的起因,因为他认为这个理由可以由一些科学方法推测出来,并且最终会因为行为主体的默认而得到证实,他会认为这确实是他的理由;弗洛伊德又把起因看作理由,因为他认为他所寻找的起因是通过另一种方法被获悉的,而这种方法与实验科学证实因果假设的方法无关。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弗洛伊德混淆了理由与起因,弄得一团糟,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人们不断地问“为什么”,这就像是一个人站在一个建筑物下,忙于看这座建筑物的历史资料,反而妨碍了他欣赏这个建筑。
维特根斯坦认为理由与起因是不同的。这与人们对情绪的传统观点不同。传统观点认为,内在的、情绪性的状态是外在行为的起因。在做治疗时,常常会听到来访者谈起“情绪”,并且用各种令人困惑的方式使用动词“感到”,其暗含的主要内容是“情绪”是有害行为的起因。常提及“情绪……引发行为”,它“让人有种按照某种方式行事的冲动”。这使我们把“情绪”物化,把它看作是发动机,也就是具体化。或是在情绪性词语后使用一般只适用于人类的谓语即小人谬误。于是情绪成了我们心中的一个小人,让我们去做那些并不一定想做的事情。因此,人们会把一些情境与行为本身分隔开来,即那些让人感到失去“情绪”这一引发外在行为的内容过程的情境。
如果忍住不问“为什么”,我们就会只关注于重要的事实;那么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这些事实会将我们引向答案。
焦点技术的修习,与学友们同步坚持心得体验的分享,每天进步一小点,心理治疗与幸福的能力如毛发之生长,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美好的一天,感恩每一个遇见。亲们,上午好!
丁
二0二二年八月一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