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那么大——记十壹加读书馆杨梦君新书《症》读书交流会

标签:
巩义文人雅聚杨梦君新书分享《症》十壹加读书馆 |
分类: 文暖流年 |
这么小那么大
——记十壹加读书馆杨梦君新书《症》读书交流会
【时
【地
【参加人员】贺宝石、杨少辉、周占龙、侯发山、杨梦君、刘成甲、周登高
马玉、魏小红、常会娜、王军平、曹安国、王合实、丁香等
【主 持 人】杨少辉
【读书交流会内容记录】
【杨少辉】欢迎各位的到来!
今天是十壹加书店正式开业的日子,同时也是杨梦君新书《症》之读书交流会,来到现场的都是梦君的文友或朋友。梦君是巩义本土优秀作家,《症》的问世是梦君继处女作长篇小说《驿路孤影》、和第二部长篇《阳光下的烟尘》之后的又一力作,上周刚在郑州松社书店成功举办创作分享会,可喜可贺!
梦君是我们巩义文坛的骄傲,我建议大家做好交流会的分享、记录、整理、反馈与结果运用。下面有请梦君介绍创作体会与感受。
【杨梦君】感谢杨部长的关心!近来工作繁忙,为了今天的读书会,来不及向大家打电话报告,昨天群发邀请,很失礼。
紧扣创文建设,巩义开办这样的文化活动,很荣幸我是第一个,算是创文工作的一个形式吧,使这次活动看起来不至于象不务正业。上周,6月3日,在松社开分享会,邀请的人很广泛,也举办得很成功。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爱护!
《症》读四声时是病,读一声时是社会现象。出版前,有不少人认为书名不祥,于是,有社会多方面多层面的声音建议修改。迫于压力,也曾挑了二十个左右的名字来回修改,但最终仍叫了《症》(一声),是因为我以为没有比这个名字更契合本书的内容。出版过程中反复修改书名从来少有,我改来改去,最后仍坚持采用此名,是觉得唯其最精准。
想写此书,始于挂职清闲之即,距第二部小说出版整整十年。挂职期间,与办公室同事聊到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一些问题,也听过智然老师的传统文化分享,谓人如叶子,孩子出问题多是根出了问题,要连根养根才能解决。我有过作语文老师、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发现问题孩子多为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也发现问题孩子的世界甚至比成人世界更阴暗。由此立意创作《症》,以两个离异家庭重组新家为主线展开叙述。我的观点是要么不结婚,要么结婚后一定要珍惜原生家庭。有读者问:孩子出问题如何挽救,我说无法,得看他的造化,若有幸遇上有合适的老师、长辈、朋友、伴侣爱护他,可能好转,但若遇不上,会很崩溃。
曾有个朋友,小时候母亲去世,其父先后为其找了4个后妈,他每天放学后坐到11楼,常会有跳下去的想法。后来要结婚,只与姐姐说了,觉得除此根本无亲人可知会。如今其人在广东,父亲与第N个后妈一起生活,他觉得自己简直世无亲人,太不幸,遇不到一个可以冲淡他内心阴霾的人。从他的事上,我明白了一种现象: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消弥一代的不幸也需要三代,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个来自问题家庭的人,常会继承原生家庭的不幸模式与问题性格,使个体身心出现问题。个体身心问题又会导致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又会造成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又容易引发人的身心出现问题,恶性循环,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设置主人公学中医,是挑战与突破,挑战自己突破不熟悉的领域。为了使写出来的作品看上去象那么回事,我因此去报考职业药师,已经过了两门,做的习题能摊开一大桌子。为了写好这部书,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
写作的过程很煎熬也很折磨,2012年开始构思,2014年开始动笔,2015年五一写成。2015年春节为了专心写书,瞒着父母说去旅游,一个人在郑州潜心创作,春节期间最好的一顿饭是在一个女性离异朋友的家里做了四个菜。为了写作,干过许多将就的事,也出过许多状况,生活上的将就与低追求无法阻挡写稿的顺畅。
起初,我以第一人称写作,写到十万字时,到了一定程度,就有些写不下去,于是换了第三人称,这才重又顺畅起来。
写作之前也列有提纲,但真正写起来时却是边写边创造性发挥,对主人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后来主人公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甚至选择,牵引着我去沿着他的思路去书写。这也就是说:作家培养一个人物,人物就会有自己的血肉与自己的路径,写到最后,结局就会自然呈现。
创作的过程中,我的整个状态都是在想怎么写,与书中的人物完全融为了一体,那个时期,几乎把整个注意力完全用在了写书上。最后,经过一年多的写作,迫切地收尾,就是想走出去。
采取快速结束后,去了佛学院。为了去佛学院,2015年4月底结尾写得很急,也收得很猛。写成后,送给出版社,半年无任何回馈,后来在北京遇上老师指点,被指出情节太复杂,可以拍成电视剧,于是回来进行了大修改。这修改等于前后重新梳理了一遍,从29万字删减到了20万字,等于重新来过,把两代人中上代人的纠葛全部删除,只留下了年轻一代的。后来让编辑和老师看,反响都很好。由此,也真正懂得好编剧是训练出来的,好作品也是磨砺出来的。
书成后,被问询人物是谁,常有人对号入座。其实,人物身上是被作家强加了许多别人的许多故事。因为,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撑不起小说,小说需要许多人的许多事。(分享过程中,梦君几度哽咽,其中辛酸苦乐,唯真正搞文艺创作的人才会懂得。)
【杨少辉】谢谢!通过分享,知道了《症》的创作主题是如何被确定,又是如何进行修改,这对文友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很多人的很多故事才能全面反映出真正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梦君的文学成果来之不易。坚定创作信心,不肯荒废,就一定能出成果。谢谢梦君的分享。下面,请大家分享读书感受,进行创作交流。
【王合实】抛砖引玉,我先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和梦君曾经是报社同事。梦君进步得很快,写小说也很早,是巩义最年轻的作家,写作方面有无穷的活力,为我们的同事带了个好头。工作的升迁与调动带来的是更大的成长,梦君让同事惊艳,作品令读者难忘,可以说《症》的出版让人眼前一亮。
我拿到书很早,但没有看完,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是懒惰。读这本书,我很有感受,也看了网评,对书从捷径上有了速览速解。我觉得书名很好,恰如其分,反映了社会现象,揭示了每个人都有不容易,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许是社会让人得了症,也许是症让社会有了病。此书,引发人的深思、关注,也引发人们自发地寻找治疗的方法,使人相信也许终会有一个人可以治得了社会的病症,使人与社会皆健康、清明。
我从梦君身上看到了使巩义文坛为之一亮的力量,巩义文坛为之振奋,她能从家庭问题切入社会视角,年龄这么小,令人佩服。
另外,有争议未必不好,争议促人奋进。祝福梦君!
【杨少辉】认可《症》的主题,这是深度的理解与支持。
【周登高】拿到《症》,从周五晚读到周日晚,用了两天专心来读,感受很深。我在思考:
一是该读哪些书。书让人明智,书可以医愚,有《药》有异曲同工之妙。读什么书,当结合性格对症下药,有选择地读适合自己的书。《症》适合我,让我受到的启发很大。压力人人有,思考探索如何减压,如何进步,书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有积极的意义,所反映的世界与生活现实有关,探索着生活意义,有益,可读。
二是古人讲究立身、立言、立志、立德、立功,书乃立言,梦君很成功。作家创作,使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药到病消,使精神压力与痛苦缓解,是作家的责任与成功之处。由此,我敬重并佩服梦君。
三是做什么样的人。消疴抚症,向善,向上,向美,是做人努力的方向。社会不尽完美,但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工作更出色,由工作出色让社会更完美,亦是人之能动性。不论从哪个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一切会更好。此理,启发于梦君。
【杨少辉】梦君的作品尽管写出的是问题,但登高看到的是希望;尽管写出的是症,但登高看到的是药方。
【马玉】我是梦君的邻居和朋友,身边出了作家,很骄傲,常会推荐她的书给身边的朋友亲戚们读。我的工作性质比较忙,但每天都会坚持读一些,很受益。读这部书,因为我毕业于中医学院,感觉书名与书的内容都很贴切,主题与家庭方面的事也很现实,对人物的师生恋觉得很正常,很顺理成章。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很自然。但当情节的高潮来临时,觉得人物性格设置显得有些偏执,可是读完后又会有所理解,并觉得合于自然,挺好。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基于物质的需求,性格的问题常是年幼时埋下的伏笔。
【杨少辉】这是从专业的角度在解读作品,欢迎继续深挖。
【魏小红】我是梦君的粉丝,《症》的构思、人物设置、情节把握非一般人能做到,很佩服,我朗读一下作品中的章节,与大家共享精华。
【常会娜】我是圈外人,与梦君认识的时间很长,十年来她的第二部书留给我的印象一直在。《症》出版后,我在当当网上买了五本。梦君的创作让人敬佩,平日工作忙,没有看下来,也反对师生恋,因此不太赞成以师生恋开头,但对本书外围的东西有一定的了解,也很想通过大家的反响,来看一下我可以做些什么。
《阳光下的烟尘》与《症》这两部作品,是梦君成长历程的一个反映。对于《症》,我有三方面的理解:
一是对书中爱情的理解,反对师生恋,我是带着对梦君的感情去阅读,阅读后反而又有了一定的理解。心理需求与心理滋养让我明白主人公何以会爱上老师,那是因为老师可以安放她飘忽的内心。
二是对重组家庭和问题家庭的理解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原本我曾质疑爱情故事对读者的影响,但最后自己读到感情不能自抑,是梦君的笔力。有人说:人不认同父母,常是不认同自己,其生活的问题、精神的问题常来自于对自己的不认同。家庭的残缺与不完整,往往造成孩子心灵的压力与问题,从而引起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人需要从痛苦纠结到接纳父母,再到最终接纳自己,完成精神的成长。
三是我赞叹作者的笔力。作品要想吸引人,需要设计并创作出作品的生命力,这往往需要作者的厚积薄发。因此,也可以说,创作的过程,也是作者经历、体验、学识、智慧的折射。
【杨少辉】象做日常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地评论,通过读后感与家庭经历的分享,表达了自己对梦君与梦君作品的认同与理解。
【王军平】《症》是对社会的深层思考,提出问题,又在思考解决,期待梦君再为读者写本《药》。
【游光明】未见《症》时不知梦君是作家,认识了半年,只知她既务实又敬业,现在知道她又是有实力的作家,很佩服,向她学习,也向书里寻找智慧,愿在这样的读书交流中获得个人成长。
【丁香】今天受到贺宝石老师的邀请,很荣幸参加这样一个读书交流活动。早就听说过梦君的才华与品貌,今天终于机缘成熟聚在一起,很开心。
听梦君分享创作的苦乐,虽多写散文诗歌而不写长篇,但深深地懂得。
梦君的作品今天刚刚拿到,翻看扉页,能感受到吸引,这也是梦君的成功之处。
对于梦君为了写活作品深入学习中医之作法,深深理解,深深感动。唯其如此倾力与投入,如此认真与郑重,方能使创作更有把握,这是作家必须有的付出。梦君做到了,不容易,也成就了梦君的优异。
人在特定生长时期的心理营养得不到满足,会成为人内心或潜意识里的症结,影响他的性格养成、行为习惯与行为模式,也影响他的选择方向,影响他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梦君通过揭示这个意义,向读者提醒家庭、社会的责任、担当与良知,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担当,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我是文学创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公益心理咨询师,对梦君的社会担当很敬佩,这是作家的责任。愿向她学习并努力,也期待梦君对《症》下《药》,佳作不断。
【杨少辉】同是作家,对梦君有深度的认同与理解,也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了社会生活,相信你们要结合,可以为《症》找到药。
【刘成甲】我从作曲的角度来看,认为这部作品可以改编成为现代戏。作品中一些历史原貌的再现与回忆,很生活,画面感很强。
有深刻的生活与思考才能写出深度的作品,梦君对社会的关注,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学习到东西,很难得。
完整的小家成就完整的大家,梦君的社会担当令人敬佩,年龄小,担当大,用小说为时代、为社会大众留下些值得称道的东西,梦君可谓十年磨一剑,隔鞘有寒光。下步,祝愿此作品早日搬上舞台。
【杨少辉】肯定了担当,但希望不要给梦君太大压力,真诚地希望梦君得享创作的快乐和趣味。
【侯发山】梦君十几岁还在上学期间就出了长篇,很了不起,是巩义骄傲。文学一旦爱上,不会轻易放下。相隔十年,又出佳作,梦君的经历印证了她一直在蓄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长篇需要深厚的功底与精力,需要学识与生活的积累,梦君因此是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梦君的社会担当,她正视社会问题,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试图解决,精神可嘉。
【贺宝石】与梦君同事多年,一直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事业,因此很关注文学创作与作者成长,也因此很关注梦君。梦君先是在上学期间创作了长篇《驿路孤影》,后又用《阳光下的烟尘》一书关注教育,从来都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很用心留意并作了很多深入的思考,难能可贵。
热爱创作的人一辈子都忘不掉创作。梦君从政势头很好,十年后又以《症》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少年、问题家庭、问题婚姻,形成社会症候。问题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梦君关注这样的群体,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学中医、遇到合适的人,毕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都是尝试、摸索,需要去继续关注并不断完善。
【杨少辉】梦君创作的三部曲分别展示了梦君的才华、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关注的社会问题,贺老师给予的是高度的肯定。
【周占龙】感谢十壹加读书馆提供场地支持,感谢梦君提供文学研讨与交流的机会,很喜闻乐见巩义有如此的文艺成长与文化现象。今天参加交流,有两点感受:
一是走近梦君感受作品,惊艳而心有不忍。十多年前就为梦君的才华吃惊,她从文坛上消失了十年,出版的《症》,更令人惊艳。我平日不喜看小说,觉得太长,看还不如直接告诉我写的是什么,但从上周的松社分享会后有所改观,明白叶子出了问题在于根部出了问题,我们出了问题,或许是前代出了问题。梦君用敏锐的文学眼光解读社会问题,对于她这么小的年龄却这么大的担当,我心有不忍。她在用内心表达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正是文学艺术的感染力。走近梦君,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痛并快乐。
二是美好的社会期待美好的作品。文学为政治服务,其实是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到的是美好,带着CT般的眼光看到的是缺憾。愿我们的作家多出喜悦的作品,让喜悦带来创作的幸福,让幸福带来社会问题的答案,愿广大文艺创作者共同担当起社会责任,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
【杨少辉】由于读过梦君以前的作品,所以对《症》的出版,心怀期待。读后,内心更多喜悦、佩服、感动。《症》的出版使梦君再次突破了自己,刷新了创作的高度。
症是一种启示,寓意社会之症、命运之症、家庭之症、人生之症、情感之症、生活之症、健康之症……症,无处不在,无所不容。
《症》不乏对社会的关注,涉及地震自然灾害、中西医之别、房价、职场等,以社会大众之视角,以悲悯细腻之情怀,观察着社会,也思考着人生,主题主线清晰,情节穿插合理,内容张驰有度,文笔摇曳生姿。故事情节主线完结之时亦是思想升华思考延伸之时。
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的形式,语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症》的语言风格成熟、清新、流畅,有着女性的温婉与知性的纯粹。尤喜段末那句“相互温暖而已,未必吧”,轻松中带着无奈、感伤,还有些许释然与希望。
和许多人一样,叹服于梦君对中医的研究,为了写好这部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是对自己近乎严酷的挑战。作品中大量的药理分析与药方呈现,令外行惊叹,亦令内行折服。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症》的结局,相当悲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收得突然、猛烈、悲壮,很有气势与力道。这可能与梦君的性格有关,呈现的是种极致之美,是彻悟之美、空灵之美,也是决绝之美。
2017年的巩义文坛,应以《症》的问世为骄傲。《症》是此季最美的成果!
感谢梦君,祝贺梦君,祝福梦君!
丁 香
二0一七年六月十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