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2017-05-03 09:04:39)
标签:

米芾

朱长文

乐圃

墓表

分类: 米芾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2015-03-11 06:56阅读:520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X

朱长文(1041—1100),字伯原,号乐圃,宋嘉祐四年(1059年)乙科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其祖父朱亿为宋太宗时内殿官,后由开封迁家苏州,父公绰,光禄卿,知舒州。朱长文将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墓表碑高四尺,广二尺。碑文行书十五行,行三十余字,都三百八十八字。
樂圃先生之墓江淮荊淛等路制置從事米芾表
樂圃先生吳郡朱氏名長文字伯原光祿公之子十九歲登乙科病足不肯從吏趨築室居郡樂圃坊有山林趣著書閱古樂堯舜道久之名稱藹然一邦嚮服郡守監司莫不造請謀政士大夫過者以奔走樂圃以後為恥名動京師公卿薦以自代者甚眾天子賢之起為本郡教授以為末廣也起為太學先生以道授多士未幾擢東觀仍兼樞府屬元符元年二月丙申遘疾不祿享年六十子耜杭州鹽官尉耦耕舉進士以六月藏至德鄉從光祿之瑩
先生道廣不疵短人人以樂趨先生勢不在人上而人不敢議蓋見之如麟鳳焉方擢欲使大施設而命不假朝野惜之著書三百卷六經有辯說樂圃有集琴一有志吳郡有續記又著琴史其序略日方朝廷成太平志也至於詩書藝文之學莫不騷雅造古死之日家徒藏書兩萬卷天子知其清特賵縑百皮嗚呼先生可謂清賢矣余昔居郡臭先生游知尤先生者也 
表日窮達有命出處有時司出處者非命而誰時與命違士能不出出而無命熟諗于時升公之堂理
公朱絲清音不改樂圃松悲嗚呼哀哉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朱长文墓位于灵岩山东麓的朱家山。宋代耿秉撰写的《乐圃先生朱长文墓志铭》,记载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六月,朱乐圃之灵柩被安葬于支硎山之南峰。清道光年间,朱氏子孙将祖茔迁到灵岩山东。墓地坐西面东,面积约1500平方米,为朱氏祖茔,共有四墓。原有碑三通,正中一碑书“先贤光禄卿知舒州讳公绰成之,宋刑部尚书知邕州讳亿延平朱公墓,枢密院编修讳长文乐圃”,右方一碑立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撰写者是晚清的江苏按察使应宝时,碑文内容是朱氏墓地曾被不法之徒盗卖,后经苏州知府李铭皖亲自审理,最终还朱氏后人以公道。为了避免先贤之墓再次遭受破坏,李铭皖下令由吴县县丞负责朱乐圃墓园的修护。此碑的背面,还镌刻有朱乐圃墓园全景图。墓左方一碑,已漫患不清。墓后山崖镌“朱家山宋先贤乐圃朱先生之墓”。
上图老照片上的朱墓与三通碑已毁,唯大字摩崖尚可印证朱墓的旧址。“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樂圃先生墓誌銘
樂圃先生,姓朱氏,諱長文,字伯原,吳郡人也。其先漢有直臣梁公,居下邳,在靈帝朝為殿中尚書,遇事輒侃侃正言,帝甚敬憚之。會黨錮禁嚴,抗疏極諫,帝疑為黨人遊說,謫守蘇州,遂占籍吳郡。傳至唐弘文館學士子奢公,以文章鳴世,太宗以“儒林獨步”褒之。又飛白賜為“吳中首姓”。傳至明,為越鄞州尹,子孫又居剡。越三葉,至先生高祖滋,遭五季亂離,矢志高尚,不慕榮利,都監使李文慶薦之。武肅遣佊征之,不就。親造其廬,迎至幕府,呼為先生,待以賓禮。曾祖瓊,為吳越王,相勸王勿稱尊,終守籓節。祖億,我太宗朝征為翰林待詔,曆內殿崇班,出知邕州,卒贈刑部尚書,複歸吳。父公綽,蚤年登第,曆知彭州廣濟軍舒州太守,所至多善政,民為立石屍祝。遷太常卿,複轉光祿。卒贈少師,諡忠穆。
先生在賑[娠]即有異征,母夫人夢贈錦衾而誕先生。及生,果眉目秀異,卓卓不類常兒。少師公奇之,齠齔間,即遣從明師,授經于泰山孫明複先生,讀書過目成誦,綜貫群籍。為文曉暢達理,論者謂不減班固太沖。年方志學,補州庠,選入國學上舍。年十九,登進士。吏部限年,未即用,奉詔歸娶。既冠,授秘書省校書郎,居館下近密地,校售秘笈。役佊掌故,言論風發,常屈坐人,名聲大震。時方行新法,先生輒議其非,與執政者忤,出為許州司戶參軍。熙甯元豐間,見國事紛紛,遂解組綬賦歸。
與昔吳郡有金穀園,創自錢氏廣陵王。於郊邑之中,輦山石,浚澗壑,為深谷,為巉岩,嶮阻峻絕,林木蓊蔚,異卉奪目,奇葩燦然,有水縈於岡側,清漣層映,葭蒼露白,中央宛在,真有道者居也。先生之祖尚書公購得之,因築以為居。先生於是圃,朝夕誦羲文之易,讀孔孟之書,明禮樂之度數,探《春秋》之精微,考正群史,辨核百氏。暇則或弄琴于高岡,或染翰於洲渚,或躊躇于平皋,或靜坐於溪側。覺清泠之聲,與耳謀;蒼翠之色,與目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直亭亭物表,皎皎霞外矣。然先生雖樂丘園之賁,不忘堯舜君民之思。吳中水災,先生陳五浦之利,上之監司,轉達睿聽。又作《救荒議》四篇,上知州黃履行之,民賴以安。州學隳廢,先生與制置江淮範公,力為修構。隱居三十年,著書三百餘卷,執經問難者,戶外屨滿。郡守監司莫不造請謀政所急。元祐中,子瞻蘇君等交章薦之,起為本州教授。曆三考,召為太學博士,轉秘書省正字,兼樞密院編修文字。元符初,卒於京。
嗚呼!以先生器質之深醇,智識之高遠,使股肱帝室,佐世相君,參大政,定大計,俾朝廷享太平之福,百姓登衽席之安,其所建樹,豈淺鮮歟?乃爵不足以榮五宗,祿不足以仁三族。為州博幾十年,遷京學,由秘書而兼樞府。又及期而卒,經綸未展,設施未竟,一時鹹惜之。雖然,于先生則無損也。先生隱居求志,制行卓立,守先生之道,述聖人之言,含輝德禮,毓秀人間,論為人高,議為人信,洵聖門之真士,當世之醇儒也。又何必身處尊位,高議雲台,始足見先生哉!
先生生於慶曆元年之辛巳,卒于元符元年之庚辰,享年六十。配夏氏,子四人:耜、耕、耦、耨。耜,江陰縣令,娶程;耕、耦兄弟,同榜進士,耕娶吳,耦娶方;耨,國子上舍生,娶陸。孫七:愈、愨、懋、忠,皆已露頭角,俱耜出;耕出一、耦出一、耨出一,皆幼未名。
今其孤四人,自京迎喪歸,蒙天子贈賻,以六月之甲辰,葬先生于支硎山南峰,在其父忠穆公之右,來問銘于餘。
夫當吾世,有端方介直,茹和含真,明正學以光邦家,貽式榖以綿子孫,生為昭代之矜式,歿為後世之景行,如先生者,是不當銘耶?
爰為之銘曰:尚書遙胄匯金閶,作求世德煥重光。祖孫聯駕長髮祥,我公早歲鳴珩璜。秘書養翮戢乃揚,蘭台紫禁聲琅琅。時政紛紛變舊章,惟公議論挾秋霜。出參戎政整大綱,惠此中國綏四方。新法頒行及遠疆,解綬歸來鬢未蒼。萬姓攀轅詠其堂,優遊樂圃隱歸昌。論撰著述亦孔臧,照耀後世有文章。談道講藝樂未央,執經問難滿門牆。災祲時行裡社殃,設策陳謀恵故鄉。德隆望重㜶東山,名公推薦交進章。天子悅豫起俊良,編修樞府學方張。神劍一躍倏折芒,箕星常燦鬥牛傍。天子贈賻善歸藏,南峰崇峻封若堂。松楸鬱鬱森相望,宜爾子孫盡超驤。煌煌青史既傳芳,我言雖贅附不忘。
煥章閣侍制前兵部侍郎兼事中眷晚生耿秉頓首拜撰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朱家山 宋先贤乐圃朱先生之墓
“朱长文墓”乐圃先生摩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