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山 草书临米芾《蜀素帖》之《吴江垂虹亭作》诗

(2016-08-22 21:58:46)
标签:

米芾

临米芾

傅山

蜀素帖

分类: 临米芾
傅山 <wbr>草书临米芾《蜀素帖》之《吴江垂虹亭作》诗
傅山《草书米芾诗》书写的内容是米芾名帖中的诗句,而稍易一字,换“东南”为“江南”,当是有意为之,使诗境更美。此作为傅山书法典型的风貌,写米芾帖而无意于合,尽出己意,在气势上更为胜出。
在此幅作品中,傅山的草书笔法笔势雄奇,连绵飞动,起伏迭宕,字与字之间连带自然,表现出生机郁郁的宏大气势。其结字不求平稳,单个字显得欹侧不稳,然通篇观之,气韵生动,结构自然,字形大小的变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跃动感,给人以朴拙道美之感。此幅作品总体给人一种流宕不羁,汹涌澎湃,气势逼人,巍巍浩荡之感。其字势以正为主,虽奇姿不多但收放自如,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墨法的浓淡干湿,点画的粗细滚动,笔法的精妙放旷,极合“致广大尽精微”之中庸主旨。可见傅山传统文化与书法传统功力之深厚。
傅山书法粗服乱头,但格调高古,大气磅礴,具有丰富的学养和高格的美学境界,其连绵草书峻险中求稳妥。此作用笔雄厚有力,草法连绵不绝,笔势如行云流水般,一派天真自然。此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之间相连属,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青主书法之特色。用笔顺畅,法度谨严,游丝的显露,使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空间对比甚为鲜明。欹斜、反正、开合之法,在傅山的手下都运用的十分娴熟。

清代学者全祖望在《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中称:“(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傅山的书法,尤以草书成就最高,别具风格。他在草书中参以篆隶笔法,书体风貌宗颜鲁公,在表现形式上受王铎连绵草书风格的影响。傅山提出主张书法创作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四宁四毋”。他力倡正拙、贬巧媚,以自然天倪为尚,堪为后人效法,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更加珍视。 
附:米芾蜀素帖原帖局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