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堂嘉话 元·王恽

(2012-10-25 13:23:13)
标签:

李北海

襄阳

墨迹

洛神赋

赐道士李涵光敕

文化

玉堂嘉话 元·王恽——转帖 

堂叔伯者,是并父之兄弟也。                        

  父之姊妹谓之女伯、女叔。                         

  《鄂王岳飞谥忠穆文》:“主尔忘身,兹谓人臣之大节;谥以表行,必稽天    

  下之公言。申锡赞书,追告幽穸,故大师追封鄂王谥忠穆岳飞。威名震于区夏,    

  智略根乎《诗》、《书》。结发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    

  之义为必伸,谓忠愤之气为难遏。上心密契,诏札具存。夫何权臣,力主和议?    

  未究凌烟之伟绩,先罹偃月之阴谋。李将军口不出辞,闻者流涕;蔺相如身虽已    

  死,凛然犹生。宜高皇眷念之不忘,肆孝庙哀矜之备至。还故宫而礼葬,颁祠额    

  以旌褒。逮于先帝之时,衤遂以真王之爵。既解诬于累圣,可无憾于九京。然而    

  易名之典虽行,议礼之言未一,始为忠愍之号,旋更武穆之称。朕获睹中兴之旧    

  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上之实,仍采克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    

  一惠。昔孔明之志兴汉室,若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    

  垂之典册,何嫌今古之同符?赖及子孙,将与山河而并久。英灵如在,茂渥有承。”  

  鹿庵先生曰:“作文之体,其轻重先后,犹好事者以画娱客,必先示其寻常,   

  而使精妙者出其后。”予偶悟曰:“此倒食甘蔗之意也。”             

  作文字亦当从科举中来,不然,岂惟不中格律,而汗业披猖,无首无尾,是    

  出入不由户也。又云:“后学虽不业科举,至于唐一代时文律赋,亦当披阅而不    

  可忽,其中体制规模多有妙处。”                        

  二王行书,其蜿蜒欹倾之状,若行云流水,似不拘于律,然即以笔意求之,    

  其端庄流丽,皆有余韵,唯具眼乃能识之。                    

  鹿庵先生尝以历代史学试问于不肖,恽对曰:“自《史》、《汉》而下,文    

  字率猥并无法,如《新唐书》虽事增于前、辞省于旧,字愈奇而气愈索,不若     

  《新五代》一唱而三叹有余音者矣。”先生为忻然。                

  南方之地,物香而人臭,或者谓饮食致然,与草木之气所夺故也。予曰:     

  “不然。四方者,乃中国之阴也。阳为馨香,阴为臭秽。四方气偏,不得中和之    

  正,故香臭异常。”                              

  《辛殿撰小传》:弃疾,字幼安,济南人。姿英伟,尚气节,少与泰安党怀    

  英友善。肃慎氏既有中夏,誓不为金臣子。一日,与怀英登一大邱,置酒曰:     

  “吾友安此,余将从此逝矣。”遂酌别而去。既归宋,宋士夫非科举莫进。公笑    

  曰:“此何有?消青铜三百易一部时文足矣。”已而果擢第。孝宗曰:“是以三    

  百青凫博吾爵者。”才其为,授观文殿修撰。及议边事,主和者众,公曰:“昔    

  齐襄公雪九世之耻,《春秋》韪之。况我与金人不同戴天仇邪?今日之计有战伐    

  而已。”时丞相 胄当轴,与公议合。自是败盟开边,用兵于江淮间者数年,公    

  力为居多。开禧二年,除知绍兴府。至陛辞,复以金人危乱、宜亟攻为言,辞情    

  慷慨,义形于色。继 胄再议恢复,乃以枢密都承旨召公于越,中道以疾卒,道    

  号稼轩居士。今《文集》中寿南涧翁者,盖 胄也。初,公在北方时,与竹溪尝    

  游泰山之灵岩,题名曰“六十一上人”,碎辛字也。至元二十年,予按部来游,    

  其石刻宛在。                                 

  圣上御极十有八年,当至元十一年丙子春正月,江左平。冬十二月,图书礼    

  器并送京师,敕平章太原张公兼领监事,寻诏许京朝官假观。予遂与左山商台符    

  叩问披阅者竟日,凡得书画二百余幅,今列于左:                 

  王羲之《四月帖》(四十字)。献之三帖(一《洛中》,二《佳音》,三     

  《北问》)。《王羲之与谢安石评书帖》,后跋云:“古人作字,悉平生用功,    

  安有不绝出于古今者邪?羲之与安石冠王、谢首,所争若此,况它哉?”盖帖中    

  有云:“自于山谷中临学钟氏、张芝等书二十余年,竹叶树皮,山石板木,不可    

  知数。至笺谷藤紫,反复书之。佳者收采自书背记不能得。”而云“此公何时用    

  功夫”,深不达耳!                              

  献之《鄱阳帖》。                             

  右军《威略帖》,八十二字。入梁、唐御府。至宋,入苏大简家。崇宁癸未,   

  襄阳米芾审定真迹,其图书有《秘玩手临》。                   

  智永禅师临右军四帖,后东坡跋云:“辨书如听响切脉,知其美恶,如可谓    

  必能名之者过也。”予观秘阁墨迹,皆唐人硬黄临本,但得临本皆可蓄,惟《鹅    

  群》一帖,似是献之真笔。熙宁五年,子瞻书。”褚遂良临《黄庭》,南唐升元    

  三年装背,纸则硬黄。                             

  米芾学右军书并论其笔法,后一幅亦学右军,书退之诗“俗书趁姿媚”,此    

  公不为石鼓发,想亦见此等物耳。献之草《洛神赋》之极残缺,向明视背,万绽    

  纵横。                                    

  谢安《东山帖》。                             

  右军《快晴帖》,米襄阳临本。                       

  《兰亭五言帖》,后跋云:“唐虞世南临本。”                

  晋王恬帖(三十一字)。                          

  晋王敦帖,作草圣书,皆《晋史》中语。                   

  献之书《洛神赋》,后有梁普光间题跋云:“唐人临本,不名何人。”      

  献之书陆士衡《文赋》。                          

  钟太傅墨迹《议事表》,后钱惟演、范尧夫、薛道祖题。钱文僖公题:“尚    

  父尝宝此帖。”尚父谓忠懿王Α也。                       

  唐人书:                                 

  唐太宗二帖,一两行十字,若珠还合浦,剑入延平。泰和二年三月,司封员    

  外郎柳公权记。                                

  唐元宗《赐道士李涵光敕》。                        

  李阳冰墨迹《篆侍御帖》,上有李后主合同印。                

  李阳冰篆二十六字,后有韦处厚、李商隐题。商隐字体绝类《黄庭经》,时    

  开成三年也。                                 

  高闲《上人诧得韩序帖》,后有韩琦、刘敞、富弼、欧阳修、宋敏求题云:    

  “此卷蜡纸书,非摹本也。”欧云如此。韩公称《实录》云:“书系颠草。”     

  欧阳率更草二临本:《度尚帖》、《襄阳宝定珍迹秘玩》。           

  智永禅师《春雨帖》,真草《千文》墨迹。                  

  唐相李澄《连句帖》,后跋云:“笔势似李北海。”              

  李北海《毒热帖》临本,李邕手简。后题观者黄鲁直、张浮休、邵<龠虎>、    

  王诜、张舜民等凡六十九人。                          

  僧高闲观张旭《颠逸帖》。                         

  唐史惟则墨迹《篆隶韵》,系小篆体例修狭,后张浮休、李公麟跋。       

  李太白《醉归》墨迹,后自题云:“吾头懵懵,试书此不能自辨。贺生为我    

  读之,汝年少眼明,有四世三公之印。”                     

  怀素草《千文》、草《圣游京师帖》、《论草字帖》、《自叙帖》、《布帘    

  帖》、《上林花发帖》。                            

  唐高宗已下诸帝墨迹《手诏》。                       

  李北海《休休帖》。                            

  白少傅墨迹《六偈子》。                          

  唐元和大理评事吴通微行书《千文》。                    

  唐人草《北山移文》,垂拱二年写。贞元甲戌陆贽观,笔法似是孙过庭。     

  唐僧亚栖书。                               

  吴彩鸾《龙鳞楷韵》,后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传谪仙也。一夕书《广    

  韵》一部,即鬻于市,人不测其意。稔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   

  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时大和九年九月十五    

  日题。”其册共五十四叶,鳞次相积,皆留纸缝(天宝八年制)。          

  怀素《洛中帖》。近于洛中得王右丞《苔矶静钓》、《水阁闲棋》二画,其    

  林野之思,物景之清,不觉身在其间,信精笔感人也如此。             

  李白墨迹《送贺八归越诗》。                        

  颜书:《与兄常山太守书》、《乞米帖》、《与宗室李太保勉》。        

  《奉辞帖》、《与卢八仓公快雪晴时帖》二十八字。《与李太保状》,后有    

  唐陈铨印志。《祭濠州文》。                          

  孙过庭墨迹《草书谱》。过庭,字虔礼,陈留人,高宗垂拱二年书。《徽宗    

  书谱》云:“孙草书皆逼羲、献,妙于用笔,隽拔刚断,出于天材,非积习所可    

  至。”                                    

  孙思邈书,计二十一字。                          

  坡书:《洗玉池铭》,擘窠真书瘦劲。《神奎阁碑》墨迹。           

  《上清储祥宫碑》墨迹,然后书老泉撰。商左山云:“盖避党祸故改云。”    

  《东坡醉书卢仝诗》,为团练使书。《东坡观世音赞》,靖康元年五月书。盖公    

  殁前二月绝笔书也。                              

  ●卷三                                  

  杨凝式,小字诗,字虚白,五代时人,号希维居士。又云关西老人,癸巳人。   

  《心印帖》、《李老君枕中经》、《招客同饮帖》,皆唐人书。韩魏公书杜    

  少陵《画鹘诗》。擘窠大字墨迹,山谷书。                    

  《继月帖》云;“继月学书,未知其要处。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    

  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又云:‘学书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    

  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格。’”             

  山谷为甥张大同书擘科大字一卷,中云:“涪翁自黔南迁于 道二年矣,寓    

  舍在城南居儿村侧,蓬ワ柱宇,<鼠生>鼯同迳,然颇为诸少年以文章翰墨见强,    

  尚有中州时举子习气未除耳。至于风日晴暖,策杖蹇蹶,雍容林邱之下,清江白    

  石之间,老子于诸公亦有一日之长。时涪翁年五十六,病足不能拜,心腹中蒂芥    

  如怀瓦石,未知后日复能作如此字否?其笔势从横,意韵潇散,绝类《瘗鹤铭》。   

  书少陵《画鹤》等诗。”                            

  山谷《练湖夜雨草圣》、《瘦藤草圣》十三篇,《辛未人日书》,皆公诗也。   

  《草圣赠元亮侄》两首,草书《廉颇传》,书《韩非子》十六篇。后跋云:“侄    

  授万里来求书法,此不急务也。以万里来,故不能已。”山谷书一十幅内此《君    

  轩诗》擘科大字,体极瘐劲。又起草《墓铭》一;《草圣诗》三首,书王摩诘诗。   

  山谷书一十幅,内《草圣》一为李华重试南丰郑熙枣核笔,崇宁四年南楼书。   

  盖公绝笔也。                                 

  《达观台诗》、《草圣六言诗》,内行书五首,皆摩诘、王建、王介甫、东    

  坡诗,后自云:“老眼昏花,书不能佳,如丑妇昏镜中梳妆,似亦妍耳。”      

  苏才翁《草圣少陵》二首。                         

  苏氏宝章、东坡、黄门、迈、迟等帖,迟即颍滨子也。             

  《远涉帖》。予二十年前观于大名魏氏家,未敢必为孔明书。及入秘监见     

  《宣和书谱》,乃知宋御府所取,为武侯书明矣。                 

  米书《黄龙寺碑》(宋相张商英撰)。襄阳书一十幅,内两卷佳。        

  蔡襄《元 续帖》,凡九帖,帖帖笔法不同。                 

  宋少卿宏道说:“尝见李德新所藏碑本云:‘书学之传,蔡邕得之于神人,    

  邕传女文姬,文姬传钟繇,繇传卫夫人,夫人传羲之,羲之传献之,献之传羊欣,   

  欣传萧子云,子云传王僧虔,僧虔传智永,智水传智果,智果传虞世南,世南传    

  欧阳询,询传张长史,长史传颜鲁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