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依然沉寂的乡村

(2018-06-01 13:23:01)
标签:

杓峪村

《大汖》

《乡村里的中国》

分类: 杂七杂八

前几年,一部纪录片的公映轰动了整个淄博。

 

该片的导演,正是以系列摄影《俺爹俺娘》感动了无数国人的博山老乡---焦波。这次他选择了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作为拍摄地点,自立春到立春,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在这里住了373天,以24节气为时间线记录下了发生在这里的鲜活故事。

 

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以中国特有的24节气为节点,真实记录展现一个山村的全貌,并非焦波的独创。最起码,20133月在央视记录频道首映的由山西阳泉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五集大型纪录片《大汖》,就走在了《乡村里的中国》前面。

 

曾经看过《大汖》多次,片中展现的那种既遥远又陌生的农村生活场景,给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为此,我还专门上网查找了24节气的来由。现在,我能毫不费劲地背诵24节气,当是观摩记录片《大汖》的功劳。

 

跟遥远的山西阳泉相比,同属于淄博的沂源杓峪村,显然更具亲切感。别的不说,即使不打出字幕,又土又哏的沂源方言也不会和山西话一样,成为跟观众沟通的障碍。首映时,喜怒笑骂的本乡俚语就把淄博影院里的观众笑了个前仰后合。

 

2016年春节前,我和原野珍果园的张总去中庄镇拉苹果。办理手续之余,我们顺道去了附近的杓峪村,就想看看《乡村里的中国》记录过的那些人物,在时隔三年之后,日子过得到底咋样了?

 

我们去的时候,鲁中地区刚刚普降了一场大雪,杓峪村里基本没啥像样的路面,到处都是泥泞湿滑。看杓峪村的这个状况,别说跟淄博城郊的农村相距甚远,即便同张总的老家峨庄柏树村相比,差得也非一星半点。

 

站在全杓峪村最敞亮的文化广场,我们一行普遍持怀疑态度:这难道就是《乡村里的中国》记录的那个杓峪村?除了进村前三岔路口和村头有个《乡村里的中国》拍摄地的路牌,我们实在难以看出那个著名的纪录片跟眼前这个偏僻的山村,到底有啥关系?

 

现在的中国娱乐至上,许多纪录片和电影都曾催热了一方旅游。前有《非常勿扰一》和西溪湿地,后有《舌尖上的中国三》和章丘铁锅。远的不说,跟柏树村同属太河镇的涌泉村,就因为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而声名鹊起。而在此之前,连我这个以走遍中国为梦想的老驴,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淄川还有涌泉这个地方。

 

优秀影视作品的推广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乡村里的中国》上映已有四年时间,片子在各类影展获奖无数,可作为主角的杓峪村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除了杓峪村位于沂蒙山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之外,当地人太过朴实,不懂得因势利导大力宣传,才是村民的生活水平跟拍摄电影之前并无多少改善的主要原因。 


本来还想去拜访一下影片中的“文化人”杜深忠,因为时值中午,怕打扰人家休息,所以最后并没成行。杜深忠,按在片中出镜的时长,基本得算《乡村里的中国》的男一号。这位外出打工曾掉了十三颗牙的黑瘦农民,爱写字、学琵琶,当过四年炮兵,还参加过鲁迅文学院的函授课和培训班,似乎跟周围的农村格格不入,就连他的老婆有时都看不起他。


但是《乡村里的中国》总导演焦波说过“这个电影如果没有杜深忠,层次就要差。杜深忠是中国农民对文化与精神方面执着追求的典型代表,像他这样的农民在农村并不多,但代表了中国农民进步的方向。”http://s14/mw690/001MnhmTzy7kUVBzE2V6d&690
以焦波为首的摄制组在山东淄博沂源县杓峪村待了373天,记录了一个村庄一年的变化,反映农民身上的信念和遇到的挫折,复杂而真实的宗亲关系、乡野、人性……http://s14/mw690/001MnhmTzy7l0W7up1H8d&690最左边就是片中的男一号杜深忠,一个有理想、不爱务农、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农村文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