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博一品】从西琴“木瓜”考证,看中山“凤游”解评

(2010-12-08 01:27:08)
标签:

西琴

中山

诗经

摽有梅

凤姐

文化

分类: 赏析、点评

好长时间没认真看圈子里的帖子了,落下了的功课还真不少,今天使劲翻了一下,看到了藏的很深的雅兰赏析西琴抚竹考证诗经《木瓜》的帖子后,写的一篇品文,极感兴趣,便仔细读了起来…….

诗经·卫风的《木瓜》中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这 “木瓜”作为爱情的象征之物,的确是少了一点“美感”。也难怪西琴兄有“赠给我水果,报之以美玉,不图回报,永结同好。爱情吗?友谊吗?”的疑问。西琴兄考证的木瓜,是指木瓜海棠应该没有错,只是投掷更适合的应该是“果”,而不应该是“花”。其实这首诗描写的是男女情感由毫无猜忌到有所倾心的一个萌发过程。可以想象一个纯情少女在一个“心怀叵测”的“臭小子”的陪伴下,在累累果实的园中或是静谧的水边,摘取到一枚斑斓的果子或是捡到一只靓丽的贝壳,随手将心中的惊喜与美好的感受一并扔给那个“臭小子”,想想会怎么样?那个“臭小子”一定会借坡下驴,把藏在心里的话和盘端出来的。这首诗应该是一个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臭小子”的得意之作。

孔子至少可以肯定是参与了“诗经”编纂的。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期期不敢断言2600年前,没有淫邪之人,但可以肯定,诗经的年代,思无邪是社会提倡的风尚。

诗经中的男女情感,更认可男性主动一些,而把女性含蓄、内敛的情感和情感的意志表达视为最美。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子为情“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不失君子之风雅,但行为上要能有收敛,要能有分寸,只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诗经·召南: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是一首写女孩子怀春的诗。女子由梅子的成熟坠落,联想到自己青春的流逝而生怀春之意,其情感的萌发极为自然,而情感的意志表达却有不逾越的底线。最低最低限度也需要男子来求,需要男子来给出一句承诺。由诗经描写爱情的诗篇中,我们应该能看出诗经年代,社会时尚的男女情感审美的价值取向。

不记得在看过谁的帖子后留下过这样的评语:“诗经,以情乎自然,而礼乐天下,至人性异化,而使礼乐坏,天下乱。”

沉浸于《诗经》所表现的人文情感之美后,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今天,联想到今天人的情感和情感的意志表达。今天,我的运气真不错,还真让我看到了中山龙吟写的一篇时评帖子,其可谓是“今日女性时尚”最极致的一幕了。

中山兄在这篇帖子里爆出一条消息,我一下子就被“雷”倒了。“凤姐去美国了”!

凤姐,“贫寒的家境、丑陋的相貌”,本不该鄙视;“不知天高地厚的谈吐,试图天上掉馅饼的无厘头”,也无可厚非。只是,我们竟是眼睁睁的看着她凭借着无知无羞的狂妄“在嘲讽和鄙视中”,“光明磊落”地摘走了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上的一顶“桂冠”到美国去了。

我是极喜欢中山兄的时评文字的,但看着中山兄的这篇帖子,我无语。

我为今天人性的丑陋,人格的低下,竟能毫无掩饰地凭借最无知、乃至最无耻的狂妄与张扬,所能获得的那一切,感到哀默……

 

雅兰原帖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1f44c0100mxot.html

西琴抚竹原帖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67e1f0100mgzx.html

中山龙吟原帖链接:http://q.blog.sina.com.cn/txcw/blogfile/5eba394e0100myiv&dpc=1

 

 

曲乐重

总结一下你的论点:凤姐说话不谦虚不可以去美国,凤姐做白日梦太狂妄不可以去美国;凤姐赚的钱不是靠知识赚的钱不该去美国。凤姐如果不是家境贫寒长相丑陋,你受的刺激没这么大吧?有钱有才的就可以狂妄,(你看着也顺眼,对么?)没钱的没才的只能忍气吞声的活着?你的眼里看不到凤姐成功背后的辛酸,是因为她不是个美女?还是因为她挑战了你们这些好色男性的尊严?你骨子里的狂妄远远大过凤姐,可惜你远远没有凤姐的勇气,不然今天去美国的也可能是你。美国选择凤姐不是在愚弄谁,是你这样的人才到处都是,她那样的人才太少非她莫属,你心理平衡些才好。

曲乐重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888393771

 

博主回复:

凤姐现象是今日社会之怪现象,对凤姐这个人(老实说,确实没什么好感),没有丝毫鄙视。之于凤姐赚到钱和到美国我虽不很欣赏,但也绝不会因此心生不平衡。我只是认为和谐社会最该恩赐带给这个社会美好和和谐的劳动创造者。但今天这个社会滋生出并非对和谐社会有益的许多社会需求,比如二奶三陪小姐等等,你说的没错,这个世界由不得我来决定它是个什么样子。这个世界是凤姐和你这种人的,那我学屈原,下地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