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士漫谈

(2009-07-22 23:07:59)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散文

本文于2009-04-03 05:36:14发表于《紫荆轩》文学社区

    说到居士,朋友们必会联想到兰花和碧伶。不错,我想说的就是兰花,就是碧伶。兰花和碧伶自名居士是有所用心的,而我最在意的,便是朋友的那份用心。

    早先以为居士就是“不求仕宦的闲暇之士”,后来知道李白、苏轼、范仲淹等这些并非有“闲”的名人也是居士,这居士的概念反倒模糊不清了。查阅了一些资料方知这居士原来与佛、道有缘。唐宋时期,不出家的佛、道修行之人均爱自称居士,才对居士有了些许了解。

    兰花喜悟佛理禅机,碧伶善解道妙虚玄;兰花偏爱新体诗歌,碧伶工于粘对平仄。兰花有围绕诗文创作方方面面问题对话式的解答《牛蛙上写作课》十篇;碧伶为一百七十五位朋友写有嵌名对联 堪称《紫荆轩》的经典。子曰:“学而优则仕”。兰花、碧伶又与佛、道有缘,我想这“居士”之称谓当出由此。

    兰花、碧伶均持妙笔,但风格迥异。兰花文辞庄雅、正言明理,温存道情。他写有一篇题目为《历史 责任位置》的杂谈颇能代表他的文风。碧伶文字的类型比较杂,新体、旧体、十四行诗都有,谈天说地的《笑话》、《杂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碧伶文辞不忌讥词戏语,每每能从日常我们司空见惯的俗事俗趣中妙解出新意而耐人寻味。为此调侃过碧伶。说:碧伶“瞎琢磨”之后,总能“小题大做”。

    我觉着兰花有似温文尔雅的唐僧,而碧伶却极像喜捉弄嬉戏的道济。我知道兰花、碧伶都不信佛,但还是很想用佛中神圣与他们作比。因为总觉着他们身上带有佛性。

    我对佛学没有什么研究,只是固执的相信:“佛的真谛没有什么玄机,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慈悲二字”。这“慈悲”二字在佛经中的正解乃是:“予乐为慈,离苦为悲”。这很合二位居士的心性,也更增添了我的固执,让我相信《紫荆轩》的二位居士是感念众生的。所不同的,只是一个为“慈”,一个为“悲”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