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著名艺术家于同云先生朗诵艺术讲座

(2016-08-14 11:20:44)

http://s12/mw690/001MnecPzy742sZjd3B4b&690

       朝闻朗诵团与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于同云先生合影。

http://s14/mw690/001MnecPzy742sOteUZ3d&690
         ,著名朗诵艺术家于同云先生受书香开封艺术团之邀在海马公馆为朗诵爱好者做了一堂生动的朗诵艺术讲座。于同云先生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朗诵协会会长,话剧界最高奖“金狮奖”获得者,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河南省“文化表演奖”获得者。
http://s16/mw690/001MnecPzy742sPbUrZ7f&690
        下午三点整讲座开始,由书香开封艺术团的史志宏和薛红岩主持。

http://s10/mw690/001MnecPzy742sPggjf99&690

     书香开封艺术团 、朝闻朗诵团、上河诗社 、兰亭诗社、宋韵诗社的朗诵爱好者前来幸聆听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座。
http://s16/mw690/001MnecPzy742sQ5sUn2f&690

     主持人向大家一一介绍前排人员,有市领导、教育局、文化局、报业集团、新闻媒体的资深人员。

http://s6/mw690/001MnecPzy742sQefpX55&690

      主持人介绍来宾,大家鼓掌欢迎。
http://s7/mw690/001MnecPzy742sPE42q96&690
       书香艺术团负责统筹服务的青衣忙前忙后,此刻她又在忙里偷闲的抢拍精彩镜头。
http://s8/mw690/001MnecPzy742sQ12uj97&690
    上河诗社的朗诵爱好者。
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sQuvA68a&690
      每次诗会,你都能见到中国军人忙于录像的身影。
http://s10/mw690/001MnecPzy742sQBfyVc9&690
        书香开封艺术团团长李中华致欢迎词。
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sQKlC25a&690
       讲座开始。于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朗诵的历史渊源,从诗三百的流传,到阮籍拜师的“啸台”,再到文明戏的传入,讲到今天的母语,从现实生活中有声语言表达,讲到朗诵语气语调的形成,从古典名著到现代诗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博得全场爱好者阵阵掌声。于先生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求朗诵者必须理解所朗诵的内容,不能抛开作品的历史背景,不能抛开作品的真实含义。只有自己明白了,消化了,才能把朗诵的作品变为自己的朗诵作品。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sU08umfa&690

     朗诵艺术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人们的心灵;如冲锋的号角,鼓舞人们的斗志;如竹林的清风,陶冶人们的情操;如节日的美酒,给人们增添欢乐。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而出现的,可以说是所有有声艺术中最早出现的艺术样式。《淮南子·道应训》中写道:“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éhŭ),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由此而称之为“杭育杭育派”的创作。或许我们可以把那位大呼“邪许”的人,看作是最早的朗诵家。在现代汉语中,“诗歌”是一个词,解释为“各种体裁的诗”。而在古汉语中,“诗歌”不是词,而是词组。因为在古汉语中,诗与歌有着明确的区分,所以只能以词组的形态出现在语言中。《尚书.舜典》写道:“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朗诵就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艺术样式了。《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写道,“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汉书·艺文志·小学》:“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FKGlTAba&690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朗诵的记载有很多,可以说朗诵蔚然成风。“诗三百遭秦火而独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也。”(《汉书·艺文志》)这证明了《诗经》的作品在当时是被人们以语言形式广为口头传诵,并烂熟于心,才得以完整流传至今。

      唐代,伴随着律诗的大量产生,出现了吟诵。吟诵是极具音乐性的语言艺术,但又不同于唱。吟诵时,以律诗的平仄和内容为依据,语言声音上产生高低长短变化。有些长音很长,近乎于唱了,但还不是唱,是拖着长音的说。1989年,我在北京看过一场日本一个吟诵团的演出。演出资料上介绍,唐宋时期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吟诵传至日本。我国现在会吟诵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前我曾有幸听过郑州市艺术研究院的王正平老师吟诵的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非常好听,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http://s14/mw690/001MnecPzy742sYEXyBcd&690

     现代朗诵兴起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白话文出现,西方话剧的传入,现代诗创作的兴盛,北方语音的流行,为现代朗诵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徐志摩、老舍、闻一多等文人大师都曾表演过朗诵节目,并传为佳话。愤怒出诗人。“九·一八”事变后,朗诵在唤起民众的爱国之心、激发人民的抗日勇气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http://s16/mw690/001MnecPzy742sTU9Aj9f&690

      这位艺术家展示了他的风采他的魅力。他风度儒雅,诙谐幽默,嗓音充满磁性,乐符般如绵如磁如钟,如美酒吟醉了到场的每一个人!他平易近人,微笑谦逊,把对诗、词的深刻感悟,为大家讲解得入脾入心!    于先生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北国红豆带领的朝闻朗诵团的团员们。

http://s8/mw690/001MnecPzy742sQRJ0b57&690

      于先生对古今名人的作品文铺胸襟、赏析深刻。出口如黄河之水一会儿微波荡漾,一会儿惊涛骇浪。他表达时一会儿玉汁闭含,一会儿甘露倾洒!完全令听者如迷如痴,如梦如幻。这哪里是听讲,而是享受一场语言、音色、表演、诉说、情景交融的精神盛宴!上半场的精彩理论阐述使大家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休息十分钟,下半场将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你,于先生会现场对朗诵者进行当面辅导、点评、分析。
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sUcrb43a&690
    休息时遇到了开封书香艺术团的才女们:开封著名诗人汪海君、朗诵艺术家陈可洁,刘恩珍。可洁和恩珍负责这次活动的嘉宾接待工作。

http://s6/mw690/001MnecPzy742sPohoh95&690
          主持人上场,下半场精彩的互动活动开始了。
http://s14/mw690/001MnecPzy742sUlmlT7d&690
       首先由开封电视台主持人冰洁为大家献上一首动听的歌;没想到她节目主持的好,歌也唱得这么棒!
http://s11/mw690/001MnecPzy742sUt90uda&690
      汴京才子书法家赵国栋先生献上他的书法大作。
http://s6/mw690/001MnecPzy742sUz7Olb5&690

    兰亭诗社的陈继中为大家朗诵一首李白的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s16/mw690/001MnecPzy742sPTZAb2f&690

              于先生在认真倾听。
http://s13/mw690/001MnecPzy742sUJhNO6c&690
    于先生评奖:朗诵要注意语调定式。而朗诵艺术中,朗诵者必须在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作者及作品的前提下,完成一个角色转换,由朗诵者扮演作者,即我是他。因而就要求我们必须像表演艺术塑造角色那样,去了解作者的经历、志趣、性格爱好和价值取向等等。还要知道作品产生的背景、时代意义、思想内涵、文学价值及地位等等。不同于戏剧、影视等其他表演艺术的是,朗诵艺术的角色扮演重在神似而不求形似。

焦晃先生朗诵的唐宋诗词,完全把你带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他朗诵杜甫的《兵车行》,娓娓道来,如同一位目睹者,把劳动人民受压迫被奴役的悲惨情景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http://s9/mw690/001MnecPzy742sUU3jO98&690

    语文老师韩慧娜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http://s13/mw690/001MnecPzy742sV7Iv28c&690
     于先生点评:朗诵时注意语言的动作性 ,即语言下面的心理活动。此时,从你嘴里流淌出来的就不会是由文字符号变成的读音,而是有血有肉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说出来的话。这些话,表达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心中的欲望、切身的感受、等等等等。此时说话的人不会有意识考虑声音的大小。因为,这是每一个会说话的人,都可以根据谈话对象的人数多少、距离的远近,下意识就能判断完成的调整。此时说话的人也不会有意识考虑感情的表现,因为你心中此时想到的是要表述你对世界的看法、心中的欲望、切身的感受。而情感作为语言中必然携带者的一种色彩,自然而然的随着语言的河流流淌而下。这种状态下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是真情实感。
http://s2/mw690/001MnecPzy742sVjbKp61&690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艺术协会会员诗人汪海君用家乡话声情并茂的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对蓝天的渴望》:
遗忘是医治伤痛的最佳良药 回忆却能唤醒遥远的甘甜 该遗忘的就让它从心中远去吧 不再占据心灵越来越密集的空间 让心房空置出一块地方 满满地装上感动和对你的思念
然后安静地坐在窗前 手中捧着一部未写完的诗篇 把无限的遐想向天边伸展 透过天空上那一层层的雾霾 眺望浩渺澄清没有一丝尘埃的蓝天 让心也冲破云层投入太空之中吧 抖落一世尘怨,换来千载心安。http://s16/mw690/001MnecPzy742sVvPJB6f&690
      海君姐的自创方言朗诵,受到了于先生的赞扬,他赞赏方言朗诵,支持方言朗诵,因为仅有普通话是不够的 ,方言朗诵一句话:得劲!
http://s5/mw690/001MnecPzy742sVIVkU24&690
     诗人杨伏虎激情朗诵刘立云创作的故事诗: 在欢呼的人群中。http://s9/mw690/001MnecPzy742sVUeOA48&690
       于先生点评:故事与观众的关系。讲故事要有趣味,要对观众说,注意观众的反应。

杨伏虎写诗赞于同云大师朗诵传艺:  酷暑如夏不似秋,传艺海马诵者修。评点示范说正误,诙谐幽默把错纠。

语气动作随情节,善与观众巧交流。大师得顾诵中事,不信大梁不层楼!

http://s15/mw690/001MnecPzy742sW2Lj8ee&690
      八中少年合颂古筝伴奏  少年强则祖国强.
http://s6/mw690/001MnecPzy742sXJfhjb5&690
                  于先生和学生的辅导老师交流。
http://s1/mw690/001MnecPzy742sXWWCk10&690
    上河诗社郑秋红朗诵一首关于 七夕的故事。http://s5/mw690/001MnecPzy742sY0y0c54&690
      于先生点评:讲故事,注意内容,是讲给大家听,怎样才能把讲故事讲的更好。
http://s13/mw690/001MnecPzy742sY8Htq4c&690
   主持人要给于先生一个惊喜:聘他为开封书香艺术团的顾问,由陈市长为他颁发聘书。
http://s13/mw690/001MnecPzy742sYgl3K7c&690
       陈市长从恩珍手里接过聘书,发给于先生。
http://s10/mw690/001MnecPzy742sYjFHz59&690

http://s4/mw690/001MnecPzy742sYxmcH23&690
     陈市长最后做总结,今天的讲座圆满成功!
http://s3/mw690/001MnecPzy742sYW3hE42&690

     于老师、陈市长与书香开封艺术团的朋友们合影。

http://s4/mw690/001MnecPzy742sZ5C0z63&690

   于老师、陈市长与上河诗社的朋友们合影。

http://s3/mw690/001MnecPzy742sZqy2u22&690

   于老师、陈市长与书兰亭诗社的朋友们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