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民杀人罪入狱十年被害人现身:

(2010-05-13 07:07:34)
标签:

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依章治党

以德待民

杂谈

分类: 捍卫尊严!

写在转载前:

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在哪?

执法违法是一个重要因素。

官员不把公民当公民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公务员不能依法执法;

如果,官员不能受到监督……

百姓的冤屈会有几多?

 

转载:村民杀人罪入狱十年被害人现身:

将查是否有逼供

http://www.sina.com.cn  2010050902:55  新京报

 

  赵振裳说,这些年在外地不知村里发生了什么事,自己一直捡破烂维持生活。本报记者张寒摄



  ■ 凶手获刑11年后死者现身追踪

  据新华社电 今年430日,被同村人赵作海杀害”10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村民赵振裳突然回家。此时,赵作海已经被判服刑11

  此事被报道后,舆论一片哗然,称其为佘祥林案翻版。57日,记者前往商丘市采访事件的最新进展。商丘市公安局副局长赵启钟告诉记者,51日,商丘市公安局获悉赵振裳复活一事后,当天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就开展了行动。目前,公安局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确认赵振裳的身份,目前已经确认无疑。二是对无名尸体开展侦破。现在无名尸体的DNA已经送往公安部进行检测。三是做好双方家属的安抚、稳定工作。

  赵启钟说:从目前的情况看,该案肯定是错案。据悉,51日,赵振裳身份确认后,商丘警方当天就向同级检察机关和法院汇报,建议复查赵作海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商丘市检察院和法院,但两部门未表态。

  19971030日,赵作海和赵振裳因琐事打架后,赵振裳不见了。后其家人向警方报失踪,警方曾将赵作海作为嫌疑对象侦查,羁押20余天,后因证据不足,将其放出。

  199958日,该村在淘井时发现一具无头、无四肢男尸,被认为是赵振裳。警方将赵作海列为重大嫌疑人,于次日对其刑拘。此后,赵作海一直羁押在看守所。20021111日,商丘检察院提起公诉。同年125日,商丘中院经过审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赵作海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后,赵作海未上诉。

  ■ 相关新闻

  河南警方掘地三尺重查无名尸案

  当事人称曾遭刑讯逼供,警方表示省市已组成调查组,刑讯逼供亦是调查内容

  本报讯 (记者张寒)昨天,柘城县警方表示,赵作海一案正在侦破中。现在调查组在找新的证据对无名尸体案进行侦破。警方称,无名尸体案件破获之后,赵作海一案才会真相大白。而对于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警方未给出明确答复。

  水井重新开挖寻找证据

  昨日上午,在赵楼村的水井旁,两辆挖掘机在施工,将水井挖出了一道深沟。这个水井就是当时发现无名尸的地方,该尸被认为是赵振裳。

  现场一位民警说,挖井是从昨日早上开始的,目的就是寻找早前无名尸的有关证据和线索。他说挖水井是希望能找到无名尸残留的骨骸。他说,案子已过去多年,找到新证据可能性不大。他还表示,但是压在无名尸身上的石磙也没有找到。这次挖掘也希望能找到石磙线索。

  柘城县公安局宣传股张股长表示,现在第一位的就是将无名尸的案子破了,破了这个案子,赵作海的案子就完全真相大白了。他说现在此案还在侦破排查中,目前还没有新的线索。

  另外成都商报称,一位村民称,赵作海的弟弟叫赵作星,在25年前跟别人打架被杀死,案件至今未破。

  前妻称曾遭民警逼供

  昨天,赵作海前妻赵小齐()表示,井里尸体被发现后,她曾经被警方关在乡里一个酒厂一个月,受到很多折磨。用棍子打我,让我跪在砖头上,砖头上还有棍子。她说,民警一直问她是不是知道赵作海杀人。我什么都不知道,说不知道就一直被打。她说每天只能吃一个馒头,还经常几天不让睡觉。

  从酒厂出来后,赵小齐知道赵作海被确定杀人。她带着两个孩子改嫁到外村。两个孩子现在一个在外地打工,一个已经出嫁。这十几年她没有再回去,也没有去见过赵作海。现在即使赵作海回来,她也不想再回去。

  警方称当时办案者已不在岗

  而被称为赵作海相好的甘花(化名)表示,她也曾被警方审问,被棍子打过,让她直起腰,屁股不挨地地长期跪着,致两个膝盖直不起来。

  公安局张股长说,他不认为这个案子存在刑讯逼供。该案已过去十多年了,当时的人已不在岗,他表示,省市已组成调查组,对于刑讯逼供是否存在也是调查内容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