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铝线铜线每平方铜线可以承受多少安电流

(2019-03-06 17:00:21)

2.5平方铜线可以承受多少安电流?



 

http://p3.pstatp.com/list/190x124/8ad00019e0fcf7a0054f

用户回答1:

要想知道2.5平方铜线可以承受多少安电流,我们必须知道它的使用条件,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电线,否则出来的结果会相差很大。

http://p1.pstatp.com/large/9122000a014459f43e8c

 

首先家居杂坛用电工手册来给大家计算一下在家装中使用时2.5平方国标铜线的安全电流:

  1. 电工经验口诀:十下五,百上二,……,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

     

     

  2. 口诀解释:此口诀针对的是铝线,十平方以下的是截面积乘以五,穿管时按八折算,高温按照九折算,铜线要在此基础上加大一号,2.5平方铜线要按照4平方铝线来算;

     

     

  3. 所以2.5平方铜线在家中使用时可以承载的安全电流,I=4×5×0.8=16A。

     

     

然后我们再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来分析2.5平方铜线可以承载的电流,我们根据下面载流量表,来分别看不同环境下的载流量:

 

http://p1.pstatp.com/large/911d00036931f7646fd9

暗埋穿铁管时,温度是常温25,2.5平方铜线载流量:

  1. 管内穿两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26A;

     

     

  2. 管内穿三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24A;

     

     

  3. 管内穿四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22A。

     

     

暗埋穿塑料管时,温度是常温25,2.5平方铜线载流量:

  1. 管内穿两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24A;

     

     

  2. 管内穿三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21A;

     

     

  3. 管内穿四根电线时的载流量为19A。

     

    http://p3.pstatp.com/large/91250001e4acc3e08c6b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5平方的铜线在不同的敷设方式下,载流量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电线;最后我们选择电线时,还要注意电线的长度,合理计算压降。

 

http://p9.pstatp.com/large/912400020038a1de7e8e

 


关于2.5平方铜线可以承受多大电流的问题,家居杂坛都给大家分析完了,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最后还是恳请大家关注一下家居杂坛,多给家居杂坛点赞评论转发,万分感谢!(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用户回答2:

这个在国标中有明确规定,2.5平方毫米的铜线,载流量为16~25A。换句话说,只要你买到的是合格产品,它的额定载流量就在16A到25A之间(注意黑字,稍后解释)。

为什么是个区间值?

 

首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里规定的是一个区间值——任何一项国标其实都允许一定的误差,铜的纯度、粗细、长度以及测量时的偏差等,都会引起一定的误差。http://p1.pstatp.com/large/8e090008704e1581efb6

因此,规定中的2.5平方电线,载流量只要能够达到16A,我们就叫它合格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标真的该更新了——以目前的工艺,误差已经可以做到很小了。于是很多厂家就开始钻国标的空子,直接做出载流量为16A的电线,以此来降低成本。

这就是所谓的“国标下行”线,你要说危害,似乎也没多大,它毕竟是合格品,各种资质都齐全,比那些“非标”产品还是好得多。一般这种线的价格要比正标的线便宜一些。选择时,只要你觉得16A够用了,就可以买这种线——只要别按照正标的价格买就行了。

注意,注意,注意:这里所说的“载流量”,都是“额定”载流量。你不要真以为它在使用时能够承载这么多电流。http://p3.pstatp.com/large/8e06000a7baa538f167a

影响载流量的客观因素

 

电线上面所标注的载流量,均为“额定载流量”,是实验测得的结果。实验室的环境简直太理论化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线的实际载流量会稍微低一些——一般为额定载流量的80%~90%。

一般场合的应用中,影响电线载流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下面这些点对电线的影响程度无法用数据表达(铜的纯度、粗细不同,受影响程度也不同),用户在使用时应自行估算:

1.长度

实验长度为1m,事实上,100m以下的长度对电线载流量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电线的长度超过100m——我们初中物理都学过,导体越长,电阻就越大。因此,电线的长度越长,载流量也就越低。

2.温度

实验室的温度为20,温度越高,电线的载流量越低。电线在实际应用时,自身也在发热,因此电线周围的温度变化较大,不好掌握,但对载流量肯定会有影响。

3.通风

不通风的地方更有利于热量的积累,导致电线周围温度过高。暗装电线的通风就比较差了——穿线管必须留出60%的空间,就是为了保证电线的散热。http://p3.pstatp.com/large/8e0b00032cab2e3e51f5

4.湿度

湿度过高,一方面影响电线散热,另一方面影响绝缘性。因此,在湿度较高的地方使用电线,其载流量更要打折。

用户回答3:

很高兴为您解答。


 

如果说我们想要知道2.5平方的铜线可以承受多少安电流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清楚铜线的使用条件,我们需要根据使用条件来选择铜线,不然的话就算是计算出来价钱的话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我们首先来计算一下家装中使用2.5平方国标线的电流:

 

计算常用的口诀是:

http://p1.pstatp.com/large/da5200065fd154693b071、十下五,百上二;2、2.5、3.5,四三界;3、70、95两倍半;4、穿管温度,八九折;5、裸线加一半。

常用口诀的解释:

http://p3.pstatp.com/large/dc1f00014df7b849230e也就是说10平方以下的按照每平方5A的电流配线,100平方以上的按照每平方2A,25、35平方线按照每平方3-4A配线,截面在70-95之间的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2.5倍,也就是2.5AX75=175A,将铜线的截面按照截面的排序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照相应的铝线条件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的裸线在25度,升级为50平方毫米的线,在按50毫米裸铝线,计算为225A,即按照上面计算电流后在加上一般,这也是指同样横截面积的铝芯绝缘线与裸铝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倍。

2.5平方国标铜线按照4平方铝线在家中使用时可承载的安全电流:

 

http://p1.pstatp.com/large/b76b000918c02f57d0ce4平方铝线电流也就是4X5=20A,我们需要看一下是不是需要打折计算,对于线路的长短其实主要是考虑的是电压的问题,要看负荷电流的大小。

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来分析一下2.5平方铜线所能承载的电流:

http://p3.pstatp.com/large/dc1d0003bfeefa3bad78

如果是在25度常温的情况下,2.5平方铜线穿铁管的时候可以承载的电流是:

http://p3.pstatp.com/large/b76e0000fd417205d5df1、铁管内穿两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26A;

2、铁管内穿三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24A;

3、铁管内穿四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22A;

如果是在25度常温的情况下,2.5平方铜线穿PVC管的时候可以承载的电流是:

http://p1.pstatp.com/large/b76e0000fd42a33bf3b31、PVC管内穿两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24A;

2、PVC管内穿三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21A;

3、PVC管内穿四根电线的时候载流量为19A;

http://p9.pstatp.com/large/dc1e0003481c4bfffcbb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2.5国标铜线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其载流量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电线比较好,而且还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使用电线的长度。


 

回答不易,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个赞,以示鼓励,如果觉得意见不足,欢迎大家发表评论,感谢阅读。

用户回答4:

问题问的是;《2.5平方铜钱能承受多少安电流?》

这个问题我按照2.5平方毫米截面积铜芯导线来回路问题; 

同等材质、同等截面积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因电源端至负载端的距离长度、环境温度、布线方式不同而差异较大的,特别是电源端至负载端的距离长短差异较大,因为同等材质、同等截面积的导线的电阻是与其长度成正比的,即是说;同样材质、线径100米长的电阻是10米长的10倍,就好比10厘米长1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导线用作熔丝使用、它的熔断电流是90A,你说差异大不大?

因此说;多大线径的铜芯导线承受多少安电流这个问题、一切抛开前提条件的答案都是不实际的。 

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家庭低压配电安装中、电源端至负载端在20米及以下的、套管暗装的、又是常温环境中2.5平方毫米截面积铜芯导的安全载流量是18A左右,但是需要在线路始端装设16A脱扣电流值的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来保护导线安全。 

为了减少能耗、运行可靠、在低压配电安装中选择导线是按照该线路大概负载容量、留有30%以上余量来选用导线的,因此说;如果估算该线路大概负载电流是18A的话;那就应该选用安全载流量25A左右的4平方毫米截面积铜芯导线.、并在线路始端装设25A脱扣电流值的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来保护导线的安全。

以上是我的认为,如有异议的希望大家指正。

用户回答5:

 

关于2.5平方铜钱可以承受多少安电流的探讨己经有许多见解。但是感觉有许多还是存在误解。根据本人近四十五年的电工维修安装经验可得到便利有用的经验告诉大家。


要知道电线的安全载流量应该在上海市“低电电气安装规程”中“导体导线允许载流量”章节中找到。或者从《电工手册》中第14章节“常用电工材料”中查找到。至于什么选电线公式是不存在的。

 


一般2.5塑铜线的承受的电压是交流500伏能够安全运行。关键要掌握的是:


一、当用于交流220伏电压时功率每千瓦是4.5安。单相电动机每千瓦电流是8安。

 


二、二相交流380伏每千瓦功率是2.7安。

 


三、三相四线交流380伏每千瓦功率是1.5安。三相异步电动机毎千瓦功率是2安计算。

 


四、安装布线方式分为:
明装装置方式即明线安装眼看得到手摸得着。导线最大可在33安以下安全运行。
穿管装置时分为明管装置和埋地暗管装置。
明管装置、埋地装置可用塑管布线最大安全电流是22安到17安范围内。
明管装置、埋地装置用钢管装置时最大安全电流是24安到20安范围内。
以上的数据只是2.5塑铜线的安全载流量。实际安装施工中应根据选用导线的几个原则一般选用导线时均应做到:与电路中的断路器、空气开关的匹配;与电路中的熔断器匹配。而且在选用导线时应注意导线需用系数的选用。导线需用系数分为0.2、0.4、0.5、0.6 0.7、0.8 等倍数、并且还应该根据电路负载的性质不同来选用导线安全载流。 
所以从以上分析不能明确得出2.5平方塑铜线可以承受的多少电流。而应根据装置方式、电路负载性质来选用塑铜导 线。 应该取略大于导线安全载流量的中位数来安全运行。 

用户回答6:

老电工不会选错线的诀窍——电工用线口诀解析

 

技成培训网

7天前

今天给大家说说电工作业时选线的一些知识要点,用口诀的方式来表达,简单凝练,容易记忆,这里包含了铜线、铝线的载流量与截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铜铝之间的区别,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这些口诀大家想必之前也见到过,但不代表理解会用,俗话说,熟能生巧,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会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线径有出入以及操作中的实际环境不同,大家在运用时只能将上述内容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才会有利于工作。

——END——

相关搜索

电工电路图怎么看

电工铜线配线口诀

电工配线必背口诀

电工接线大全

电工配线口诀

电工接线方法

用户回答7:

你好!我不是专业的电工,但是我知道家里面装修的话2.5平方的线基本都是带大功率用电器的,比如空调 冰箱 油烟机 热水器等并且这些大功率用电器的插排都是单独的三孔插排,主要是考虑到功率大,所以家里装修的时候大功率用电器的电线都是2.5平方的,如果家里正在装修的话走好的水电一定要拍照保存,便于后期维修以及安装其他电器打孔的时候给师傅看造成操作上面的危险和损失,还有我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写的是铜线和铝线是不能直接连接的,需要融合才可以连接在一起,希望能帮助到你。

用户回答8:

1,常温明线安装,长期连续用电应不超过35安,即生活用电功率不应超过7.5千瓦。2,35安是个参数。一个标有“220v,4Ow"字样的灯管,不要理解为:电压221伏灯管会坏,219伏就不亮。所以2.5平方毫米截面的铜线实际用电超过一点也是安全的。如果超过过多会引起线路发热过高绝缘易老化,且线路损失电能过多而己。3,考虑到未来用电的增加,选用截面大一点的铜线是明智的。

用户回答9:

理论上实心铜线每平方承载8A,2.5平方承载12A,前提是架空铺设不能卷成线盘。考虑到穿墙、卷曲以及长时间连续输电,有经验的电工每平方铜线按照1KW/220V计算,也就是5W不到。所以2.5平方铜线,一般的安全电流控制在10A,或2.5KW/220V。

用户回答10:

2.5平方铜线可以承受额定电流为10-15A,最大容许电流为20-25A。其次有个口诀可以快速记忆:十下五百除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

用户回答11:

最简单记忆法是:铜芯线每平方乘以6A;

铝芯线乘以4,即可。

因此,2.5平方铜芯线,可以承载6*2.5=最大15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