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房价调控泼点儿冷水


标签:
原创房价调控限购郎咸平语录房产 |
分类: 说点什么 |
给房价调控泼点儿冷水
图、文/翼搏云天
最近看网上有关房价的信息,大部分都说房价有所松动,甚至暗地打折让利,总体来说成交萎缩,观望情绪浓厚,调控初见成效等等。
但郎咸平却说,若房价大跌,则中国完矣。http://s8/middle/6135a3eag9fa87bbaa007&690
虽然理解不了经济学家的高深理论,却也对其中一些见解颇有同感,尤其是房地产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且看一段郎咸平语录:“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金2.7万亿,拿出10%建保障性住房,2700亿可以建设2亿平方米,10年20亿平方米足足够2亿人居住,如果从土地出让金拿出6000亿可人人看病不要钱,再拿出1000亿可人人上学不要钱,所以从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三座大山’。企业拥有更大的弹性才能应对危机。”(摘自《凤凰网》)
这段话中所述的2.7万亿土地出让金从何而来?开发商贡献的啊。他凭什么贡献这么多钱?因为他能通过盖房子赚更多的钱。所以说白了,打压房地产就是打压政府收益,恐怕会影响好多行业。那么既要保住政府收益,又要保证公民住房,岂不矛盾?
以普通百姓的角度,我们来分析分析。
一、老百姓对高房价怨声载道这是事实,但抱怨的本质是因为房子贵吗?表面上看是,但本质上绝对不是。只要有房住,而且在看得到的未来,连下一代都有房子住,你会在乎房价高不高吗?它就是高到天上去也和你没什么关系!老百姓抱怨的本质是没房住!这才是根本。房价就是控制住不涨了,或是稍微降了一点,跟普通收入的居民有多大关系?买不起还是买不起,住不起还是住不起!
二、房价调控的方式方法是否对路?尤其是对外来人口实行更为严厉的限购令其实是专治制度的产物。这样的限购无视外来人口对本地经济的贡献,无视公平、公正的原则,助长了特权意识。本来房产只是有产阶级的象征,这下房产更是身份权势的象征了。恐怕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滋生仇视心理,助长造假欺瞒之风。
三、既然放开了市场,实行市场自主调配制度,有哪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是靠政府干涉房价来进行调控的?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等,这些人口密度大于我国内地的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它们靠的是政府打压房产市场吗?它们在鼓励民众购买高价房产吗?不然。他们靠的是给需要者提供住房,不管是廉价也好廉租也好,至少保证居者有其屋。而且这是长期行为,是制度化的行为。
四、我们也有廉租房保障房制度。但我们的廉租房、保障房制度说不好听点就是作秀。基本上是真正有需要的人享受不到,有关系的人是一套又一套。制度的缺失、监管的乏力、执法的被动性、处罚的无力等等造成的后果就是不知道保障房保障了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最近在媒体的监督关注下,深圳保障房分配似乎开始处理一些作假者。效果如何呢?一位被爆身家300万的申请者被罚5000元,并限定三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房。请问,哪怕只有50%的几率(实际几率可能高很多),你愿不愿意拿5000元博一套保障房?这样的处罚还不够纨绔子弟打一晚上麻将!三年不得申请就更是扯淡,我本来就有房住,三十年不申请又何妨!
五、以我国目前的机关作风,有关部门只要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就一定会在其它工作上有所懈怠,甚至不作为。所以,动员有关部门努力控制房价的时候,势必会削弱这些部门在建设保障房、制订保障措施、建立保障制度、开展公平分配、实施保障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结果就是适得其反,本该抓紧进行的工作一拖再拖,导致了再次丧失更好解决住房问题的机会。
六、再回到前面郎咸平那段话,只要我们用好了开发商贡献的银子,让一部分富人去花大价钱购买豪宅,当然是越贵越好,然后政府坐收渔利,劫富济贫,哪怕用十分之一来为普通民众建设保障房,再用一些来建设学校医院,恐怕就能实现居者有其屋,学者有所教,病者有所医了吧。
嘿嘿,好一幅和谐社会的美景!
想起崔健的《一无所有》,姑且借来听听,不过歌词稍作修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
可你却总是笑我 摸摸你的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