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重的重点梦

(2010-07-09 21:39:20)
标签:

教育

分数线

中考

高考

戚友

杂谈

沉重的重点梦

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前身为省重点高中,老牌重点高中),历年来高考上线人数在市县都是稳坐第一把交椅,今年高考,二本以上突破700大关,其中,文理科县状元都在我们学校,可以说创造了历史的新高,在我们这个地方引起很大轰动。在老百姓眼里,高考人数的多少,直接体现的就是一所高中的办学效益,所以说,高考是检验高中学校的一面镜子。我们学校这些年来年年高考成绩特别瞩目,我们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很认可这个重点品牌,都争着将孩子往我们学校送,在他们看来,孩子进了我们学校,就意味着孩子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门。今年中考过后,我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很多亲朋戚友甚至拐着弯子的亲朋戚友都来向我打听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进我们学校,他们都表示,如果不够分数,就是出再多的钱他们也愿意。当我告诉他们择校费要7800元的时候,他们的表态几乎是一样的,只要能够进重点校,这么一点钱算不了什么。听他们这么说,我的心是沉重的,我知道,他们中的一些,可能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在三年后能够顺利考上大学,他们就是东凑西挪就是勒紧困腰带也要将孩子送进重点校,难怪中国有一句俗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的前程,哪个父母都愿意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重点高中是大学的摇篮,记得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形容我们学校。现实好像如此,学生进了重点校,只要基础还过得去,只要不松劲,考大学考好大学基本没有多大的问题。今年高考我们学校有一个理科班,总人数才55人,二本上线40人,如果加上三本,这个班本科上线是50人,可以说,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能够上大学。听班主任说,他的这个班考上二本的有16个同学还是择校进来的,他们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我们学校终于实现了考大学的理想。这些学校的家长还特意给学校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学校的栽培。他们表示,如果孩子不送到我们学校来,考大学是难事儿。他们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他们送给我们学校一个名称,“梦工厂”。确实,重点校都好像“梦工厂”,为高校成批量地输送大学生,成就了孩子们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所以,每一年中考过后,哪所重点高中都是生源爆满,想进去的挤破了门槛。很多就是考上其他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也是施展浑身本领,把他们改录进重点校。当然,改录的学生,他们同样得交择校费,但择校费再高,也挡不住他们涌向重点校的冲动。重点高中在他们的心中是无价的,因为重点校是理想的阶梯,出高价进重点,家长愿意,尽管这样的机会有点昂贵,但昂贵得很是值得。用一位家长的话,与其让孩子在普通校浑浑噩噩三年,最后打道回府,还不如送孩子进重点,扎扎实实奋斗三年进大学,起跑线很重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道理是硬道理,择校费贵是贵了点,但从孩子的前途着想,还是值得的。很多家长大都是这样的心态,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舍得,他们什么都舍得。重点校啊,是孩子们的追求和向往,但也是家长们的沉重与无奈!

我的一位亲戚的孩子,她的成绩很好,但在中考中发挥失常,结果没能上我们学校的线,在中考成绩出来后,我亲戚特地带她来找我,问我能不能不交择校费进重点,其实她的分数只差一点儿,严格讲,并不差分数线,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各个乡镇进重点校的分数线有点不同,城区考生分数线低于其他乡镇的考生,有点像高考分数线的地区差别,她有点不甘心,她想进重点校,因为她的梦想就是考重点本科。我想帮她,但我无能为力。我们领导在招生会上强调,招生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没上分数线,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背景,择校费一分钱不少,择校风太热了,没有办法。我的这位亲戚家里很穷,实在拿不出择校费,我安慰她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重点校可以考上重点本科,普通校同样也能考上重点本科,环境不是主要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她点点头,她又摇摇头,最后是哭着走了。这几天来,孩子的泪眼总是在我的脑海浮现,搅得我坐卧不安。我为我的能力感到悲哀,我只是重点校的教师,但招生政策是原则,我无能为力。这个年代,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很多时候你没有钱,你就是办不成事情。我的亲戚拿不出高昂的择校费,所以,她的女儿就得割舍神圣的重点梦,无奈地走向普通高中,其实呢,重点校于她并不神圣,什么东西如果沾上铜臭味就变味了。我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