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座位真是个问题(原创)
(2010-03-14 20:49:13)
标签:
教育 |
昨晚,小女儿从学校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她们的老师下周要排座位了,她将有新同桌新朋友了。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女儿对排座位很高兴,我们这些大人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老师提前通知排座位,这都成惯例了,其实是有深意的,那就是让家长们好好“重视重视”,“表示表示”,这是“潜规则”,也是“显规则”了,因为不少的家长都心知肚明着。
女儿在县城一所规模较大的镇校读一年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提速,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县城,于是,我们这个小县城的人口规模急剧扩大,相应地,上学的适龄儿童也急剧增加。去年几所镇校虽然进行了大的布局调整,但还是不能解决长期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去年下期开学,一年级每个班都突破了七十人了,最多的班超过八十人。今年开学,女儿的学校又转入了不少的学生,这不,女儿的那个班一下子就增至七十九人。班额过于庞大,教室里的课桌排的挤挤挨挨的,最后一排几乎快贴上后墙了,这样,前边的座位特别是中间几排便成了香饽饽。女儿的班主任老师自是乐在其中。我虽然是教师,但女儿在这样大的班额读书,要想坐前面,女儿的班主任也不会给什么面子,尽管女儿的个头在班里很小。女儿如果坐到后边,就是蹲在凳子上看黑板都困难。去年爱人瞒着我送了班主任老师一点心意,女儿才有幸坐到前边。当然,班里每次派座位,女儿的班主任都会提前对学生说,用意是很明显的,无非是暗示我们家长重视孩子的座位问题。这次值开学之初,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又是“故伎重演”。女儿说,她不想坐到后边去,坐后边看不着黑板。也怪我们,女儿才五岁,就送女儿读一年级,这不,问题就来了,她的个头太小了,在这样庞大的班级里,坐到后边就直接影响学习。可叹的是,现在不少城镇学校的班主任老师给学生派座位,标准不再是学生的身高,不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而是家长的好处,一点也不避嫌。记得去年女儿刚上学读书的那阵子,就是坐在后边,直到爱人刻意“意思”了一番,才给调上来。
现在,老师又要调座位了,排座位原本正常,当掺杂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就复杂起来。要调座位了,女儿急,她急的是会不会到后边去,当然,她也高兴,高兴的是换同桌了,有一种新鲜感。女儿还小,很单纯,也很感性,她的情绪很简单。我们不急不行。天下父母都痛着孩子,何况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女儿的座位问题,着实让我们烦,让我们急。不急怎么行呢?如今,一个公开的秘密,学校已经不再是一块净土,社会上的“潜规则”,学校同样存在。虽然我们深恶痛绝那些“潜规则”,但我们又不得不“被潜规则”,不然的话,自是孩子受罪。我们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罪呀,因为,这种受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她的成长。当爱人同我商量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的事儿时,我的心很痛。我是有点痛钱,但不完全是。确切讲,我是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为不少的班主任老师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师德沦丧而心痛,为当今世道到处都是“潜规则”当道歪风邪气甚嚣尘上而心痛。走在社会上,总听到不少家长抱怨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缺德,连排个座位都要家长送礼,至于暗里订资料、家教家养更是家常便饭,见钱眼开,将学生当摇钱树,以前我还会同他们辩驳一番,现在我自己也一再被自己的同仁逼着走上送礼的路,我只能苦笑。我笑自己太落伍了,不会“开发资源”,还是抱着老观念,将自己的学生当做宝贝,谨言慎行,生怕自己的言行伤害了学生,一向不齿于旁门左道,正道疾行,与身边的“主潮流”很是格格不入。但我还是愿意坚守下去,落伍就落伍吧,当老师,干的是良心话。尽管不会“生财有道”的古董老师是另类,但我愿意做这样的另类。
没有“潜规则”,或者说“潜规则”稀缺,校园就是一块净土,或者说这块土地还净着,可是,一旦形形色色的潜规则侵入校园,什么怪事怪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女儿这期的座位是个问题,下期呢,每期呢,甚至每次呢,都是个问题,都是大问题。
家有上学的女儿,我才知道为什么学生上学贵上学难,看来,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呐,哎……
后记:一字一句写下这篇文章,我也写下了存在我们身边非常真实的丑陋。身为教师,我着实为自己的同仁的功利主义惊诧,因为,如果不是家有读书的女儿,我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我也不怎么会相信,今天,我信了!但,少数城镇学校班主任的堕落并不代表我们教师整体的堕落!在我们学校,可以说,绝大部分老师还是在坚守着教师的良知,早出晚归,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我们不图什么,图的是良心的安宁,图的是学生的成才,至少可以健康成长。教师是有尊严的群体,教师的尊严,我想,应该是超越功利,无私奉献,应该是德高行廉。我期待,少数教师的尊严能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