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就势必要对现行教育减负“瘦身”,但我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减负!
早不久我读过《湖南教育》梁初先生写的一篇题为《减负要减减在点子上》的文章,作者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只注重形式上的减负,简单减负,而没有按照教育的规律,在质上减负,减负显得很盲目,很荒唐。梁初先生的观点,我深以为然。一言以蔽之,现今的减负,欠缺理性和科学,行政性太强,形式主义太多,这样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走向事实上的无序与混乱。当然,场面很是热闹,但热闹的背后,是教育发展的病态与无奈。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受外来干扰的因素太多,教育教学发展的牛鼻子似乎老是被强大的行政力量、舆论力量牢牢牵着,真正懂教育的操作者只是充当了乖戾的“良民”,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准,那不准,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当学习的主人,等等,好像传统全错了,好像教师以前行之有效的做法全错了,好像让学生多休息多玩耍把沉重的书包丢开,这就是素质教育。说实在话,绝大部分老师对这些所谓的高深的理论是持反对的态度。从古至今,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读书,要把书读好,就只能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只能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甩下99%的汗水,别无他途!可惜,我们的许多权威的教育专家,远离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专家却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学校不能奴役学生,要大力推行理想化的素质教育,要彻底解放学生,要把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不能搞题海战术,不能补课,不能上课拖堂,不能给学生留太多的作业,学生很辛苦,学生不能做书奴。专家游离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之外,我可以说,他们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了解、研究得不是很真实很透彻,该怎么样实施教育教学行为,该怎么样打造高效课堂,该怎么样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只有我们的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可惜,我们的一线教师被繁重的工作和任务压得只剩下身心的疲劳和憔悴,哪还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理论研究,事实上就是研究了,有了正确的思想,也难登大雅之堂。
我想,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讲究科学与艺术的教育,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可惜,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注重外在的形式,表现为太多的硬性规定,行政命令大于真正的民意诉求。素质教育确实是对传统教育传统做法的扬弃,但绝对不是彻底的革命,不是完全的颠覆!推行素质教育是需要减负,但减负要理性,正如梁初先生所主张的一样,减负要减在点子上,减在正当的地方,不是眉毛胡子都减掉,不是除毛就把头发也除掉,规律性的东西绝对不能减,如做题目,如背书,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有些地方的学校被逼无奈,在学生进校门的时候称学生的书包;有些地方的学校则发“免作业卡”;有些地方的学校甚至强行规定教师上课不得拖堂,拖堂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严令教师向学生推荐资料,只允许学生使用他们额外发下的原价资料,说实在话,现在的减负很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只是在无奈地主演这样的闹剧,可苦了老师,害了教育。上边疯狂减负,学生解放得一身轻松,而上边依旧以成绩特别是升学率评价老师评价学校,学校教育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老师们确实很惶恐很困惑很无奈,到底是听教育规律还是听行政命令呢?自然是听后者,而在以考试质量论英雄的形势下,教师又不得不求着学生苦学,不得不让学生回归学习的正途。说实在话,我们国家的减负太荒唐了!可以这么说,表面上是减了,实际上一点没减,我们只要看看热热闹闹的假期补课和各种补习班就知道了,我们只要看看连肄业班学生也得住校也得参加早晚自习就知道了,我们只要多问问学生家长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每天晚上到底陪孩子做作业辅导孩子功课到什么时候就知道了,减负吗?真的一点没减!到处喊减负,家长担心,老师惶恐,行政力量凑这个时髦的热闹又何必呢?
减负要回归理性,让一线的老师说了算,让家长说了算,不能老是让还处于贪玩阶段的学生说了算!当然,要参考学生的建议。
减负回归理性,教育教学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艺术化,我想,我们的学校教育就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近了。素质教育减不来,喊不来,最终还是需要一线教师苦干实干巧干干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