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革,可别瞎折腾教育!

(2009-11-04 21:17:28)
标签: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新课改

云南省

教育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多远,但素质教育只是形而上的东西,在现实中只能是“乌托邦”。我们的教育理念总是很矛盾,现实明明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现实明明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应试教育,可我们就是对这种明摆着的现实情况视而不见,一厢情愿地炮制出花里胡哨的新理念、新理论,推出不少的所谓的新做法,而且一概冠之以素质教育的头衔,说实在话,对于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不行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不买账。其实,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抛弃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还有合理的内核,有强劲的生命力,而且是大面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可行的方式,比空喊口号的素质教育来的实在。

    今天上网,我看到一则新闻,是讲云南省准备从2010年起,将取消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简称中考),改由各学校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两项指标,择优录取高中新生。其实,这并不是新鲜的做法,只是新课改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且,我认为,云南省中考只是变脸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中考。这一“新中考”,在本质上还是按学科成绩高低进行高中学校录取,简单地说,就是将相关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汇总起来,排序录取。这和集中中考的唯一区别,是将集中变为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并未减轻,甚至有可能加重,虽美其名曰为实施素质教育,而事实上还是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像高中新课改,表面上取消了毕业会考,实际上只是改了一个名称,变成了更加体现应试教育特点的学业水平考试,同时还多了学分考核(就是考试)。云南省的中考改革也好,如今搞得非常热闹的高中新课改也好,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好像老是在名称和形式上苦苦纠缠,至于素质教育,说句实在话,真正的素质教育,从来就没有走进学校教育,处于一线的教师,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很陌生,什么叫挂羊头卖狗肉,我看,风行已久的素质教育改革,好像永远是典型的时髦的闹剧!几乎每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改革,都是劳民伤财的大折腾!我对云南省的这次中考改革,我对现在势头正健的高中新课改,只是抱着瞧热闹的心态去看,但我不会瞎掺和,其实每一个一线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理性的看法和坚守,教育要的是可操作的实践,要的是科学和理性,而是闹腾和新鲜,可以说,当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时候,当教育还不能够丢掉应试教育这根牢固的拐杖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一时心血来潮的丢开教育的主流元素喊梦话,就应该在坚守合理内核的同时稳妥推进改革。教育确实需要改革,但改革应该是理性的,务实的,而不是瞎折腾!这些年,教育的改革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这个过程中,折腾无休无止,把原本健康发展的教育搞得体无完肤。特别是几乎每一次改革都是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以俯视的方式进行,使得原本有足够话语权的师生在这样大型的游戏中一再缺位,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得改革往往不经意的偏离教育发展的轨道,背离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举个例子吧,素质教育有一个流行的做法就是减负,为学生减负,一些专家大声嚷嚷,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了,该减下来,这个减负工程搞得轰轰烈烈,搞得热热闹闹,搞得学生笑呵呵,可是弄的家长忧心忡忡,弄得教师手足无措(教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多布置点写字的作业也不行),结果,学生是好玩了,是解放了,而整体素质却严重下降了,特别是厌学之风弥漫大中小学校园。其实,减负的提法和做法不能适应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有自己运行的规律,简单的减法是短视之举,是盲动行为。众所周知,减负也衍生了怪现象,就是禁而不止的补课之风,课堂减下来的东西只能靠课外补了,看来家长并不傻!上边有禁令,眼前有市场,还要严酷的竞争,教师真的进退两难!

    折腾教育,就是折腾我们的下一代!学校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希望工程,我希望,教育改革既轰轰烈烈,又实实在在,而不是表面的热闹,实际的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