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鼓山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登山古径
这是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第一亭:“东际亭”。过廨院即是东际桥,桥上过亭就开始登山。上99级石阶至“仰止亭”(已废)。此后途中岩石上有诸多字刻可观。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距第一亭367级台阶。溪水淙淙不绝于耳。第三亭:“乘云亭”,与前亭之间有271级,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级台阶。亭在半岭,故名。
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半山亭”后近300阶有石刻“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过半山亭约520台阶即可达此。因亭附近有茶园而得名。道边有石刻“欲罢不能”、“宜勉力”等。据说清乾隆时福州知府李拨登山至此,气喘吁吁。
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愿。遂题
“欲罢不能”于亭旁大石上。第六亭:“松关亭”。距“荷亭”有300多级台阶,附近有石刻一笔“寿”、一笔“龙”、一笔“虎”,还有文天祥所书的“忠、孝、廉、节”等。第七亭:“更衣亭”。过“松关亭”几十步即是。传说闽王当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联曰: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浃背,而高处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须平”等。
摩崖题刻
文物价值很高的摩崖题刻鼓山的一大特点,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题刻。据统计,鼓山的摩崖题刻不下300余处,宋代的题刻就达109处,这说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达官赏览胜景的所在。现存题刻最早的是灵源洞东壁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其文曰:“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群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径40厘米。
蔡君谟即蔡襄,时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在一处壁上刻有“忘归石”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字径约70厘米,也是蔡襄所书。蔡襄的这些题刻,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迹。在大顶峰磐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在大字,即为朱熹所书。朱熹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见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隶、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堪称福州碑林。
它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以涌泉寺为中心的百余景点鼓山的景点很多,有名称的就达160多个。这些景点基本上是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传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题,是康熙手书。
此寺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明代曾两次毁于火,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年间又几次扩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和明、清两代的建筑物。游览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后再去寻幽探胜。东路有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白猿峡、水云亭、听水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赏古人题刻的,就走东路。鼓山的题,多集中的灵源洞、喝水岩一带,几无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罗多,最著名的是达摩洞十八景(俗称十八洞)。
以下是一些登山爱好者整理出来的8条鼓山最佳登山旅游路线,供大家参考:
1.下院——般若庵鼓山下院下车,经新登山道东线登山经楚云庵、海会塔到舍利院(观赏九龙聚会),继续东行到般若庵(遗址上重新修建)。庵前小路下山,经龙门水库到龙门村。
2.下院——情侣谷鼓山下院站下车,经新登山道西线登山,半山向西进情侣谷,沿溪谷向上攀登,经缘潭、同心潭,向东小路上攀至观景台。经千佛庵、达摩洞十八景下山。
3.下院——桃源洞鼓山下院下车,经新登山道西线登山,途经达摩洞十八景、千佛庵。走一段上山公路、见桃源洞路标。下山到桃源洞(有寺庙和僧人),洞前小路下山返回下院。
4.下院——喝水岩鼓山下院下车,经新登山道西线登山,沿古道登山,经半山亭、茶亭、更衣亭(欣赏摩崖题刻)。万松湾下山,经过安乐桥,再上山经水晶山茶园到喝水岩,顺石阶经“石鼓名山坊”下山。
5.下院——绝顶峰鼓山下院下车,经新登山道西线登山,经茶亭、更衣亭到“石鼓名山坊”后至山门、千年枫树、松涛亭。从绝顶峰下面经过到凤池,由老古山、白云洞下山。
6.魁岐——舍利院由魁岐村小学旁洞长寿路登山至1080米。走一段公路经杨树庄墓到舍利院。小路下山,经观音岭,返回魁岐。
7.埠兴——白云洞由埠兴村(鼓山中学附近)登山,经凡圣寺,龙脊道到白云洞(良心寺)观风动石(乌龟石),向西行至仙人脚迹。下山经十八罗汉台(石刻罗汉)、积翠庵,返回埠兴村。
8.埠兴——古寺西来院由埠兴村登山,经凡圣寺、白云洞、石棺头岩到仙人脚迹,西行到古寺西来院遗址。沿石阶古道下山,到樟林村、秀岭自然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