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

(2013-05-07 08:41:16)
标签:

教与学

分类: 书海拾贝

小学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

一、儿童概念发展的深刻化

儿童在其概念发展过程中,开始,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来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概念。儿童虽然可以说出其一概念,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理解。在儿童经验增长和智力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掌握的概念才会逐渐深刻起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可以概括为8种,它们反映了儿童概念深刻化的程度。小学低.中、高年级儿童掌握各类概念的百分比见表1

“不能理解”和“原词造句”,表示儿童对某些概念还缺乏理解或只是形式的、笼统的掌握。“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是指儿童从具体客体或其可以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去掌握概念。“重要属性”、“实际功用”和“种属关系”,反映了儿童能够从客体非直觉的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认识客体。“正确定义”则说明儿童已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能应用完整的定义形式掌握概念。

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多,他们一般是应用“具体实例”、“直观特征”等方式掌握概念的。相比之下,小学高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少,他们已逐渐能根据“重要属性”、“实际功效”、“种属关系”等来掌握概念,同时,高年级儿童中“正确定义”所占比例远远超出低年级儿童。至于中年级儿童,正处于概念掌握的过渡阶段。尽管“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在各年级都占有很显著的比例,但“正确定义”在整个小学阶段迅速发展,所占比例随年级升高而明显增加。这表明,小学儿童所掌握的概念既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又不断地增加了抽象概括性。应该说。这是概念深刻化的具体表现。

二、儿童概念发展的丰富化

儿童入学以后,概念在日益丰富。这体现在数概念、时间概念、美学概念、自我概念、社会概念、幽默概念、性别概念、生活概念等各方面。这里,以儿童数学概念为例来说明儿童概念发展的丰富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我国儿童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运用、容积、长度、交集等有关数字概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中看到儿童数字概念日益丰富的发展趋势。他们研究了数与数量概念的发展。小学儿童(712岁)的数和数量概念发展的总趋势,其中又表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低年级(78岁)初步形成三位以内整数概念系统,可以逐步掌握三四位数;中年级(910岁)儿童的整数、小数概念系统正处于巩固和形成的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掌握万以上的整数;高年级(1112岁)儿童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系统逐步趋向统一,除个别项目外,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

通过对数学概念发展所作的分析,能够看到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儿童不断地掌握新概念,不断地改造旧概念,使他们所掌握的概念不断丰富,并且日益系统化。
三、儿童概念发展的系统化

儿童概念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概念本身的不断充实和改造上,而且表现在概念的系统掌握上。儿童掌握的概念,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任何一个概念,总是与其他有关概念有一定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的。掌握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使掌握的概念系统化。

儿童概念系统化的发展,必然表现出组合分析的结构。比如,三角形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和非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为等腰和不等腰三角形,等等。儿童解答应用题时也是如此。他们将原有条件重新组合分析,然后组合列式。由于这种结构的发展,才使小学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概念系统更加完整和全面。表3反映了这种概念系统化的一个侧面。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由于儿童掌握了丰富的数学概念,于是到中年级,有半数儿童具有了三解的组合分析能力。这说明,在应用题的运算中,中高年级可以综合各种可能进行全面的分析,真正找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分主次地位的层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