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

(2013-04-07 14:03:00)
标签:

教与学

分类: 书海拾贝

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性)

第一,整个儿童期,儿童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 低年级:掌握的概念主要是具体的,可直接感知 * 中高年级: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

第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关键年龄(四年级)

第三、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第四、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性。 二、童年期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概括能力的发展

(二)比较能力的发展

1.正确区分事物异同——区分抽象事物异同

2.区分个别部分异同——区分许多部分关系异同

3.直观感知条件下比较——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比较 (三)分类能力的发展

学二年级: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分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分类向根据本质特征分类的转折年龄

三、概念的发展

1.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逐步深刻化

2.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概念种类越来越多

3.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提高学习概念的速度和质量

四、推理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是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 维活动。 推理:是有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一)直接推理 第一,童年期推理能力发展三个阶段 第二、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不是同步的。

(二)演绎推理 * 二年级儿童能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 * 三四年级对直观感知的事实,对通过言语提供的事实都能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 * 三四年级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但不完全、不展开。

(三)归纳推理 * 最初,解释个别现象,但不能用归纳推理确定一般规律和定理; * 小学高年级,开始能在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五、思维品质的发展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一)敏捷性 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

(二)灵活性 运算灵活性。

(三)深刻性 间接推理能力增强,抽象逻辑水平提高 三四年级是发展的关键。

(四)独创性 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 第四节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六、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