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钱学森老先生
(2009-11-03 11:59:57)
标签:
军事近程导弹两弹一星中国航天钱学森杂谈 |
10月31日8时6分,钱老走了,还来不及过他一个多月后的98岁生日。
对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20世纪50年代那个中国历史变革年代给民族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已经无法感同身受。但是,在当时那个历史年代中,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教职,回到生活和科研条件都无法相比的祖国,除了需要理想主义情怀,还要放弃对功利主义的种种念想。
钱学森老人,在中国积弱积贫的时候回来了在中国建设初期回来了,在中国最需要的时候回来了,撑起了中华民族的核天空。
钱学森,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具体是指原子弹、氢弹和运载导弹;第二个贡献是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等。第三个主要贡献是培养一大批航天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在中国航天军事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钱老还给我们留下催人奋进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不断鼓舞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在今天的科技界和文化界,流传着许多钱学森先生的故事,比如美国人认为“钱学森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的说法。这些故事,在证明一个爱国者价值的同时,实际上还佐证了一点,那就是在一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独立自主的价值。
钱老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在过两个月就是钱老98岁的生日了,只可惜老人走得太早,但是可资安慰的是,钱老去时非常安详。
在钱学森先生的背影,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感念一位热爱祖国的老科学家的一生,也感念一个民族筚路蓝缕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可能重现,就像钱学森先生不可能再回到我们身边一样。但是,这种历史和这位历史老人对我们的启示,却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