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森 左手反书的审美内涵

(2008-07-01 16:57:00)
标签:

杂谈

  周森 左手反书的审美内涵

周森左手反书的审美内涵与外在形式明显蕴涵着汉字结构的神秘美。说其神秘,是因为他的这种探索契机与结构美我们目前还不能阐释清楚,还有待书法理论家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去。现阶段,周森先生的左手反书,首先应该寻求获得理论上的支撑;其次在创作实践方面周森先生只是做了行草方面的尝试,并且这种尝试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待于周森先生本人及有关人士继续深入拓展下去。我想,周森先生的左手反书如果在中国书法的前传统阶段(见拙论:书法传统之概念性辨析与前传统概念的提出)作一些尝试,利用甲骨文和金文的原始幼稚特性进行左手反书创作,这样可能对揭示古老的甲骨文、金文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精神实质更具有探索意义。

    另外,通过对周森左手反书的认识与解读还会引发出关于书法传统的深入思考。当前,我们大多数书家对书法传统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甚至是模糊的,还需要对其作出更加深入的认识与解读。因为,在当今的书法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某某人的书法作品比较传统,某某人的书法作品比较现代;或者全国展的作品比较传统,中青展的作品比较现代;或者某某人的作品完全模仿时人,根本没有深入传统……。看来这些批评者只是把古人的东西视为传统了。由此使我们对传统的属性产生了疑问,难道传统真的就是古人的专利吗?如果这样的话,时人的书法作品放上几百年就会成为传统,天底下有这样的逻辑吗?如果时人的书法作品属于书法传统的话,又会产生另外一些问题:为什么现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式各样的临帖展中,不见有临摹时人的书法作品呢?难道时人写的真不如古人吗?古代的穷乡儿女造像、惨帛烂纸都有人去取法,名曰民间书法。为什么不见有人从自己儿子的潦草作业里边、农村半文盲的随意性书写里边去取法呢?难道这些不属于民间书法吗?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书法传统的认识从观念上加以调整,抛弃原有对书法传统的理解,即把书法传统理解为整个书法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所有状况或总体状况,以及书法传统是什么的旧的认识观。转换为从整个书法史的文化视野与书法本体的认识中去解读书法传统,即什么是书法传统的新的认识观。否则,类似上述问题依然还会出现。看来,对中国书法传统的概念从认识论的方面加以澄清,并从方法论的方面加以综合化取,是必要而且及时的。笔者在近几年的书法学习中对此也作出不同层次的思考,并有志于在今后的书学过程中对其作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周森左手反书作为当今书法艺术格局中的独特一脉,是和书法传统旧的认识观格格不入的。我们在解读它的美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时,如果仅仅站在旧的书法传统的狭隘角度理解讨论的话,不但不能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还往往会趋向于纯技巧的狭隘区域甚至会对其嗤之以鼻的。这也是目前一部分人对这种创作模式不屑的主要原因,试想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因遁守旧?我想,我们应该站在新的书法传统的认识观甚至大的文化传统(Traditional culture)视野中去深入解读周森左手反书,因为书法传统仅仅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从大的文化传统立场来关照的话,则可能会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从而赋予左手反书更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左手反书作为当今一种书法探索模式,并不是周森先生自己的专利,它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就有可能利用反向推理的方法探求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为中国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探索视角。笔者同时希望类似这样的探索逐渐多起来,也只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深入探索与解读,才可能会对书法本体的认识更加清晰起来。

    冯印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