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城市交通,路在何方》(下集)

标签:
规划交通拥堵出行结构 |
http://s10/small/003eCkxvzy6JX7lEO7v09&690
探索者:张文龙
2015年9月7日,长春市正式进入“百万量机动车时代”,交通问题如同一场“大考”摆在人们面前,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智慧。
车辆增长、道路供给、交通管理、出行方式、城市结构,甚至包括民众心态……每一个问题都与答案密切相关。
城市交通,究竟何去何从……
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曾经是城市化最主要特征之一。然而,随着机动化时代的来临,曾经便捷的交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扰。置身城市之中,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市民:还得修路、修桥。
市民:上下班的时候有一定时间限制,不能让所有人都在那个时间段出行。
市民:多建点立体式的停车位还能好点。
市民:现在在南方,尤其是深圳,我们拿着微信或者是支付宝坐地铁坐公交都可以,长春我觉得应该往这个方面发展。
市民:交通这个桥啥的还得再设多一点。
出租车司机:尽量还是多点乘客点能方便点。
市民:好好发展一下公交车道
市民:杭州那边,浙江那边,站台上都有一个牌,告诉你这个车现在在哪,还有几分钟到这,那你等不等,这个东西应该很容易实现的。
事实上,破解交通问题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面对这场“考试”,如何应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李健长春市建委主任:研究交通问题应该是一个综合施策的问题。
王玉民长春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公安交警一家做不了,规划也做不了,城市建设也做不了。
崔凯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一定要高位统筹。
杨涛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这些城市,这些城市的话,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交通问题也非常突出,拥堵状况也非常严重,绝对不比我们现在来的轻松。
杨涛,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主持南京、扬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交通出行调查等项目。作为国内交通规划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杨涛认为,在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方面,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任何一种措施都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并且需要合适的时机。对于长春市而言,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刚刚建成的两横三纵快速路体系为长春市交通结构的调整、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时机。
杨涛(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们首先要面对现实的问题上面,以快速路来适当的缓解地面交通的拥堵状况,但是如果政府这个时候,不把更多的精力来发展公共交通,那么等快速路诱发的新一轮的小汽车的高速增长以后,再来反过头来意识到我修快速路不可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时候,再来考虑修我们的地铁,发展我们的公共交通的话,这个时候你付出的代价要远远比现在要大的多得多。
从国内乃至世界范围来看,公共交通的发展并不缺少成功的案例。南京,和长春一样的副省级省会城市。1999年,南京开始成为全国畅通工程的一等示范城市,与当年相比,如今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40万辆,翻了一倍不止,但成绩依旧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