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夹关
标签:
旅游邛崃市夹关古镇永寿桥庆元桥 |
分类: 秋水伊人游记 |
夹关镇位于邛崃县西南山区,曾为秦灭蜀以前古蜀国的边关,与平乐、固驿同为临邛三大古镇之一。有民谣“一平二固三夹关”、素有“买不完的夹关”之称。夹关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驿站。夹关又名夹门关,因镇之西部观音岩处的啄子山、胡大岩两峰对峙如门,中横一水而得名。夹关古镇,是邛崃历史上三大古镇之一,也是茶马古道最重要的驿站,镇上有许多明清古建筑,秦汉驿道遗址、汉代冶铁遗址、古桥碑、石牌坊、香崖寺等……是川西的历史文化重镇。这里被群山环绕,古朴、纯粹、宁静,目前还没有被商业化,古宅,碉楼,廊桥,和绿水青山融为了一体。行走在古老的石板桥上,惬意欣赏水乡之景;漫步于古街,感受市井的生活气息;还可以徜徉在十里茶山,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体验采茶的乐趣。所谓马帮菜,应是茶马古道文化的产物。据说此菜谱系列的原材料主要是茶叶、猪肉、鸡、鸭、鱼等,尤以肉汤圆、腌熏肉、过浆鸡、嫩豆花为代表,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被称为“夹关四绝”。
夹关镇在平乐古镇的上游,白沫江穿镇而过,江上有三座古桥连接两岸:万福桥、永寿桥,庆元桥,此次游览发现镇上的老屋几乎没剩多少了,临近河边还保留有几间吊脚楼样式的,其余江两边房屋都是统一修建的楼房样式,走过夹关大桥,桥栏的石柱上雕刻有12生肖。站在桥上眺望河岸的风光,青山绿水风景很是不错。过了桥从右边的石梯下到河边,河的一段已经修好了戏水的拦坝,可惜来这个镇的游人太少,看不见戏水的人。而远在10多公里的平乐却是游人如织。宣传力度大小也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这个镇就是没有怎么宣传故颇为冷清。走在石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河风的清凉很是惬意。走了一段看见边上有一条路,路的两边是 10多间破旧的老屋。于是就从老屋中间的小路往前走。想必老屋的主人都去住新楼房去了,房屋破败不堪,无人打理。小路尽头处的几间老屋保护得还不错,依稀还是古屋的原样。空坝处用红砂石雕刻对修建庆元古桥的阐述,这两个石碑看起很古朴应该有点历史了。从石碑边上的小路又来到河边,有座石桥横跨于白沫江上,这就是庆元桥,看模样也应是后来重建的,桥面不宽仅供行人通过。再往前面走一段又是一座石桥,叫永寿桥,这座桥面要宽些可以通过一辆小车。我们从这桥上来到河对岸,河边有几艘竹筏看似很久未人乘坐,被废弃在岸边。沿着河边继续前行,远远望见两河交汇处有一高高的碉楼。石楼左边有一座木质小廊桥横跨在河上。石楼右下处有一处石墙上有繁写的夹门关三个红色大字。继续前行看见一新修的廊桥展现在眼前,这座木质的风雨桥修建的很是宏伟气派。踏上高高的石梯来到桥上,在里面的桥凳上小坐片刻,吹吹河风再走。下了桥走了大概两百米就来到碉楼下,从一朱红色的牌坊下经过,右边有一座小寺庙。过了牌坊就来到刚才远望的小廊桥上,也有几个当地人在此休息。穿过廊桥从一条水泥小路走出去就是公路,两边的房屋都是统一修建的样式。夹关镇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幽静清闲,没有商业化的小镇。虽然古迹不多,自然风光还是不错。城区里面呆烦了,来此休闲避暑还是不错的,在江边喝喝茶,或是沿江闲逛,有兴趣可以在江中垂钓一番也是一种幸事。
夹关古镇白沫江穿镇而过,河面还宽,水亦颇清。临河两岸,一边小楼林里,古韵十足,颇有湖南凤凰、重庆酉阳之风。一边树繁林密,幽静清新,直引人驻足流连。
白沫江穿镇而过,江边的吊脚楼、江上的石板桥、江岸的参天大树,一幅水墨江南画卷。走进夹关,随处可见刻满岁月痕迹的古老遗存,流淌千年的白沫江水一路向西,风格迥异的三座清代古桥(万福桥、永寿桥、庆元桥)由东向西坐落在白沫江上,略显沧桑的川西古民居—吊脚楼伫立江畔,穿镇而过的南丝路茶马古道隐没于深山从林中……
夹关古镇,正“待字闺中”,等你一睹芳颜,等你挥舞健笔勾勒茶马古道的深远,等你用心记录下那悠长的古道驼铃声……

临河两岸,一边小楼林里,古韵十足,颇有湖南凤凰、重庆酉阳之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