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夏日的清凉

标签:
成都大邑川王宫虎跳河佛子岩绝壁胡田坝 |
分类: 秋水伊人游记 |
虎跳河畔藏古寺,诉说古老的历史:川王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川王村 ,始建于明代,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两千多年来,各地都修建有川王宫、川主庙等庙宇,名称虽不同,但供奉的都是一个人—先秦时的李冰,李冰在四川作太守时,依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英勇,建成了闻名中外的都江堰,使川西一带沃野千里,田畴碧绿,人民丰衣足食。因此,人民不忘他的丰功伟绩,特建庙奉祀,以资纪念。从安出路出新场镇,沿江河逆水而上,一路上山清水秀,竹林掩映,蝉鸣鸟语声声入耳。碧绿的江水宛如一条玉带,倒映着天光云影,因河道狭窄,老虎能纵身一跃而过,这一段江又被称为虎跳河,虎跳河也是大邑古八景之一,如今早已没有老虎的影踪,浪漫的传说故事却通过景点被保留下来,枯水期的时候,河床上裸露出造型各异的红色岩石,衬着碧绿的江水,煞是好看。深山藏古寺。车行大约5.5公里后,山谷中的川王宫便跃入眼帘。粉墙黛瓦、飞檐翼角,穿斗人字大屋顶的殿阁楼宇依地势重叠而上,颇具川西民居风格,打破了一般庙堂建筑的对称结构,为成都罕见的一处古建筑。 “儒、释、道”三教合一,是川王宫最显著的特点,两副对联“放下担子入此门不分三教,站稳脚跟到这里都是一家”、“佛儒道修持到家理根归一,心性法悟弘发愿触类反三”就是三教和谐共处最好的注脚。一进山门,首先看见的是道教守护神灵官的塑像,紧接着第一重殿里供奉着李冰的金身塑像,匾额上写着“泽惠思安”四个大字。据悉,新场镇宋、明时为思安乡,“泽惠思安”缘由于此,而李冰金身塑像也与都江堰的塑像造型相似。待到最后一重殿,则是道教的三清殿,也是整个川王宫最高大华美的建筑。由于建成时间不一,前殿到后殿的风格也颇为不同,冰裂纹木雕窗花、石狮子柱基、楼壁上依稀可见的彩画、灰色的木梁,踏在阁楼木板上发出的吱呀声仿佛都在诉说建筑古老的历史。
佛子岩绝壁和佛子寺:来到佛子岩,便见一彩色小塔耸立在路旁,塔前边有两个不太大的标致碑,左边一块刻有:“佛子岩摩崖造像”,右边那块刻有:“佛子岩”三个字。我们沿石阶而下,此时,公路就在我们的头上,虎跳河水库在我们的身旁,也可以说在我们的脚下。往前走,就是“成都市佛子岩摩崖造像”之山崖。我们先进入一依山崖而建造的房子,内供奉有十多个小神像,也有大神像。往前走,来到了露天之崖。雕像就在山崖上,崖下是一条不到一米宽的水泥小道。小道左是虎跳河水库。沿着水泥小道往前行可见山崖上刻有“弥勒佛”、“飞天”、西方三圣”、“镇水王爷”等摩崖石刻,再向前走,但见:一巨大的山崖遮住了水泥小道。山崖距路面不足五尺。此时的小道右边己设置了防护栏,以确保游人的安全。要过此处,大人必须躬身而行,方可通过。背上是悬崖,身旁是深不可测的水库,好不惊险!佛子岩原是一片山崖绝壁,明朝时期就有能工巧匠在此雕刻大小佛龛观音,镇水祈福,建庙朝拜。后因修路劈山,炸毁了部分石刻,现保留有山顶寺庙和临水部分石刻。灵官大殿重建于临水石刻走廊,内有重新雕塑石刻观音栩栩如生,龙王虾兵龟丞相镇守几丈深潭一汪碧水。古老的天神石刻龛于长满青苔灌木的崖壁,水面崖壁还保留有丈余高的几座观音石刻,可惜得乘船才可观仰。在佛子岩一段,水势开阔平坦,幽幽碧绿,青山倒影,绝壁入江,颇有桂林山水之韵味,却更比桂林之清幽。在公路对面,我们从一个小山脚下拾梯而上,便到了佛子寺,山上是一座寺庙,供奉有儒、释、道三教的祖师。中午,我们要在这里吃素斋。
胡田坝耍水寻清凉:川王宫附近有个耍水秘境,当地人称“胡田坝”,这里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小溪潺潺,相当小众冷门;这里绿水悠悠,河流附近树林茂密,横跨河水之上还有老吊桥,适合打卡拍照;这里保留着属于乡野的那份纯真,水浅河清,在河滩边上还有一些平坦的地方可以休息,绿树山野环绕,真是又美又凉快;这里大家可以撑上一把太阳伞,带上折叠桌椅,乘凉野餐,小朋友可以在浅滩的水中嬉戏,还可以在这里去捞水草、捉小鱼、逮螃蟹。成都的夏天,在山水之间总有一份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