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1-12-04 18:27: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岁月

    一直很喜欢艾青这首诗,但却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讲过这首诗!所以这次公开课就选择了《我爱这土地》这首小诗。选择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的公开课讲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但从没有讲过新诗。没有讲过——是因为骨子里的不自信!我喜欢别人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并指导学生朗诵——领着学生一起读一首很喜欢的诗——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我知道我自己,指导朗诵是我的弱项,虽然自己也很喜欢朗诵,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诵,如何用“朗读”来结构一节课,这,我一直不敢去尝试!

   但凡事总要有个第一次吧!

   挑战一下自己!无非就是失败,但总该尝试一次!

   静下心来读诗——现在要讲一篇课文,我很少先去看教参,我希望自己先去读,看能不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拥有自己解读文章的能力,这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虽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反复读,总觉得没有什么突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路上、吃饭时,也一直念叨这首诗。忽然就发现,这首诗中的几个标点符号很有点意思: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把 :…… —— ?…… 挑出来认真分析,这几个特殊的标点决定着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好了,就从标点着手分析吧!从标点入手分析结构、分析内容、分析情感!这节课的中心教学环节就是“标点”了!

   我喜欢板块教学,所以总体设计还是板块组成:深入的读——深度的品——深沉的爱——深情的写

   第一板块“深入的读”重点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语速入手指导朗读;第二板块“深沉的爱”重点从标点符号入手分析文章;第三板块“深沉的爱”由上一板块水到渠成的引领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并听录音朗诵,再一次体会情感,在听录音时,我注意到朗诵者把最后一小节又重复了一遍,我觉得是为了更充分的表达情感,因为此,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反复的句子或章节,体会反复朗诵的效果。最后是拓展——“深情地写”,以“假使我是一只鸟”开头写几句话。

   总体构思就是这样!

 

    课上的也还基本顺利,毕竟现在成熟了许多,只要有一个思路,驾驭课堂,基本上还是行的!自我感觉良好吧!

   可是,我的自我感觉还是太好了些!

   评课时,教研员指出以下几点:第一:九年级的教学还用得着大张旗鼓的去从语速、节奏、重音的角度去反复指导朗读吗?这是七年级的教学方法。九年级更应该引领学生从字词句入手去分析品味诗歌的情感——这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情感,可是,是不是随便挑一句就可以反复呢?是不是作用都一样呢?其实,挑不同的句子反复表达的感情并不一样,而我,把它们“一刀切”了!

   听完评课,真有大汗淋漓之感!想想原因,很多是因为“秀”,想好好展示自己,没有很切身的想过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想的就是要把这节课上好!着眼点错了,当然,思路也就会有问题了!另外,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对问题的把握还真是差了太远!想到一些东西,但却没能深入去想!没能仔细追问一个“为什么”

   选上这一节课,我不后悔,因为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于我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而这种意义,远远大于上好一节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走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