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8-05-08 01:55:36)
标签:
教育 |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一个应用,要求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实际的电路设计。在教材中对本章知识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是对电学知识的一次能力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和已有的实验基础,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
2.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并安装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
3.通过实验认识测量的意义,理解误差并能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分析。
4.学习用图线法处理数据的规范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对实验课题展开讨论,提出各小组的实验方案;
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3.展示学生写出的完整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评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实验探究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思;
3.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事实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精神。
【任务分析】
教学问题从生活中来(通过放手后手上的粉笔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质疑,引出课题)→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直觉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矛盾,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与情景对话,学生之间协商,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讨论问题,回到生活中(利用钱毛管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是必须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图线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有得到实践证明的渴望,但学生在设计应用方面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作为铺垫!所以,本节的设计不能盲目的放手,而应该精心设置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推进,逐步到达对知识的掌握应用。
【教学过程】
一、探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第1课时)
分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将测电源电动势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然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法,写出实验原理。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教师拿出一个电池,提问:如何测它的电动势?能不能用伏特表直接测量?
学生回答:不行。因为这样测的只是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
教师:这方法简单但不符合要求。大家知道电池是有内阻的,而且不是普通的纯电阻,直接测量是行不通的,该如何测量呢?
学生: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践经验得知,这儿也可用伏安法。
教师:此法可行,大家用这种方法测量,并考虑伏安法有几种接法,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原理和步骤,作误差分析。改一下条件,只给一个电流表,不给电压表,能否进行测量?
学生动手演示
测量的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内阻的系统误差为 。当电流表内阻很小时, 实验中应选用较小的电流表。鉴于中学实验设备有限,因此选用内接法。
学生:课本中有一道例题给出了答案,只需两个定值电阻就可以了。
教师:不错。能不能修改一下,变得更有操作性,实验结果更准确呢。
学生:用电阻箱代替两个定值电阻。
教师:很好。请一个小组用这种方法,具体要求一样。大家再思考,可否更换电流表呢?
减少分流误差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内阻较少的安培表。
学生:用伏特表和一个电阻箱即可。
系统误差源于伏特表内阻。误差定量的计算和分析比较繁,这里不作计算。要减少系统误差,应尽量选择内阻较大的伏特表。
教师:好。请你们用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新方法,共大家参考。
二、学生分组实验 (第2课时)
学生拿到实验方案后,自选所需器材,分组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由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操作。
自行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作简单的误差分析。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建设性改进意见。每个小组课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学生实验成果展示及点评 (第3课时)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作讲解,教师点评。
四、作业
利用下表中所列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器材(代号) |
规格 |
待测电池(E)
|
电动势E大约4.5V,内阻约6 |
(1)试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电路图连接完成之后,写出进行测量的实验步骤,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各步骤中测得的物理量;
(3)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池的电动势;表达式为E=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经历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处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合理地处理数据的方法。通过过程的探究及实验的亲身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授课过程中比较好的有:
1、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三种方法深刻理解。
2、学生亲历实验仪器的选择及实验过程,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使用坐标纸让学生规范地进行图象法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还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作图错误。
4、除了坐标纸上作图,还使用Excel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让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好处。
学生反应:
1、学生在集体回答、小组讨论、和个别活动中都表现积极,表明对教学进程的适应。
2、学生实验水平及数形结合、图像处理问题方面得到提高。
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