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那个难忘的雨季北马
(2012-11-22 15:37:25)
标签:
狂奔的蜗牛北京马拉松2010北马感恩杂谈 |
分类: 跑遍天下 |
——写在2012北京马拉松前夕
再有三天,就是2012北京马拉松了。今年的北马比较特殊,首次在冬天里举行。然而,对于我而言,虽然紧张的气氛不在话下,但翻腾在脑海中的,始终是2010,那个难忘的雨季北马。
那次比赛,好像也是十月中旬的一个周日。头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天色就已经变得阴沉,昏暗。十月份的北京,原本时常细雨绵绵,因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算不得什么稀奇事儿。但是对于准备征战2010北京马拉松的选手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那天晚上,我早早地睡了,但是躺在床上,耳朵却始终静听着窗外的动静。
大概半夜时分,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我的心头,“呀,明天是不是也要下雨啊!” 之后,在漠漠小雨的陪伴下,我才勉强睡着了。
明天的北马,是个什么样子,真是纠结啊!睡梦中的我,几次三番被这种想法惊醒。
午夜十二点,凌晨三点,早上六点……
转眼间,我坐上了公交车,从通州三元村出发,向地铁一号线赶去。
到了地铁天安门西站,已是上午七点钟了。陆陆续续地,有很多人从地铁里走出来,在比赛的起点处检录。
正如我头天晚上预料的那样,那天早上的北京,先是雾气弥漫,笼罩四下,接着便稀稀疏疏地下了小雨。等我找到全程的方阵,换好衣服,排队等候出发时,才发现,原来不仅有雨,还有风,一种虽说力道不强,但却刺骨般冷的秋风。
说来也怪,往日里,领导都要讲话的,而那天没有任何人发言致辞,我们就在八点钟的时候,准时发枪出发了。而对跑友们来说,一场比等候出发更为艰巨的任务,也才刚刚开始。
雨,越下越大;风,吹得也越来越起劲。不到 十公里,我浑身已经湿透了。迎着冷风,身子不由得蜷缩起来。幸好,这时候,我还有一双腿。两只脚,使劲地瞪着地,不敢减速,以维持自身的体温。而我脚上的那双鞋,刚出发没跑多远,便塞进湿透的步子里去了。
那天,天气格外的冷,而路两旁也显得极为冷清。在我们所路过的赛道两旁,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到了十公里之外,别说观众了,就连组委会的志愿者也见不到人影。只有笔直的安保人员,静静地挺立在雨中,陪伴我们前行。
是啊,这样的鬼天气,谁愿意站在那里,任由风雨的涤荡!
没有呼喊声,没有啦啦队,在我看来,这才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没有观众的助威与喝彩,我想,支撑我们的,只能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虽然我是这样想的,但心里不免有所期待,尤其是在后半程的赛道上。
跑一会儿,看一下表,过一会儿,又看了一下表。不知怎的,那天我特别着急,仿佛无法忍受雨中独自跑步的寂静。一小时四十分,好不容易过了半程,接下来,赛道上的选手比之前要少一半。于是,风雨飘零的路上,透过模糊迷离的双眼,前后所能看到的,只有少数几个人。
眼看我自己设立的目标时间(三小时三十分),在我冻僵的步子下,一步一步踩掉。但是,我的内心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因为我明白,再这样下去,饥寒交迫,是撑不了多久的。那两条冻得发木的腿,渐渐地已经不听从意念的使唤,开始有些笨拙了。
42.195公里,就算没有那后面的那一百九五米,四十二公里在今天这样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对我而言,依然是那么的遥远。我猜,我是跑不到终点就要冻死了,就要饿死了。
虽然已经过了半程,马上就要三十公里了,但在剩余距离的那头,终点依然是那么漫长的等待。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四周没有东西可以触摸,而只是灰色雾气形成的隧道。而我,一个人在踩空,没有地方可以着力,我跑不到那个终点了……
我快要绝望了,没有补给,没有人影,没有一点儿热气和劲头。
恍惚的神经,已经记不清是多少公里了,大概距离终点还有最后十公里的路旁,有一个身影在风雨中出现了。这时候,我的意识稍微清醒了一些,手心里使劲地捏着那团吸水海绵,向那个身影慢慢跑去。
近了,更近了。透过蒙蒙的水雾,在路的拐弯处,一位年纪七十岁上下的老奶奶,正一起一伏地给路过的选手递香蕉。那些一把把的香蕉,半遮盖塑料布,在一个纸箱里放着,堆在地上。由于雨水淋湿,纸箱也快要破烂了。
跑到她跟前的时候,这才看见,不讲情面的雨水早就将她淋了个透。她虽然穿着雨衣,但是帽子早被大风吹到了一边。那帽子被风鼓得圆圆的,好像要挣脱主人似的。老人家顾不上拉雨衣的帽子,只顾一个劲地,俯下身子,抬起来,将一根根香蕉递出去。很明显,她不是官方的志愿者,甚至于那香蕉也不是组委会派发,而是她自己花钱购买的。
“给小伙子,拿好!”她伸出胳膊,递给了我一根香蕉。
当她这样迅速地递出去之后,又俯下身子,准备去掰另一根香蕉给下一个跑友。可以说,她的那张脸,我几乎没有看到,只有一抹抹青丝夹杂着大许的白发,被雨水浸湿后,紧紧地贴在她的头上。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场景,我真的想说一句感谢的话,可是,不知道是冰雨还是寒风,直往我的脖子里灌,抑或胸腔中激起的暖流,攫住了我的心房,总之,在老人家面前,我哽咽得只能呼吸,而吐不出一个字来。
身后有跑友跟了上来,为了方便老奶奶递出香蕉,我没多想,身体本能地向前慢跑出去。跑过了,我才知道,这一下错过,也许终生再也见不到那位老人家了。
雨,那么重地罩住了天地,老人家的身影逐渐在我不断回望的视线中,越来越小,最后成了一个点。
转了一个弯,我连那一个点也看不到了。可是,她的身影和形象有光,就像风雨交加中的一个无形的太阳,温暖慈爱地将一种能,源源不绝地输入到我的体内。
吃完那根香蕉,顿时浑身又有了一股力和热。有一股说不出的暖流,陪伴着我,一直跑向终点。
三小时三十分,我顺利完成了目标。天知道,如果没有她和那根香蕉,我能不能顺利跑到终点。
2010,那个难忘的雨季北马,北京市十月的一个星期天,那样的模糊与空荡,但那股流淌在心底的暖流,从闯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起,从未离开过我,直到今天,它还在延续……
风雨交加中的那位老人家,你在哪里?
亲爱的跑友们,如果你也曾遇到过她,甚而知道她今在何方,请千万告诉我,好让我给她——一个简单而又扎实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