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马拉松,我的跑(3)

(2011-08-05 09:15:28)
标签:

马拉松

狂奔的蜗牛

杂谈

分类: 跑遍天下

@ 辛弃疾的朋友陈亮在《书作论法后》说,“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采词句之间,则亦陋矣。”马拉松也是如此,经常看到身边有的朋友整日沉迷于各种训练的理论之中不可自拔,而我也是对马拉松装备一再痴迷。其实,这些外在的“文采词句”——训练理论、装备设施等,更多的是给予运动员一个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的实力以及对马拉松之道的悟性。倘若一味的沉迷于此,忘却运动的“意与理”,那也只是徒劳无功的作秀罢了!

 

@ 《西游记》,听孙大圣说,“莫采他,‘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孙猴子的话在如今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倒显得万般可爱。总有跑友圈外的朋友,对我的“马拉松意图”大为不解——你又拿不到奖金,搞这么超强度的运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孙猴子的话算是一个含蓄的回答吧!

 

@ 爱迪生说,后代人的大部分知识将不会学自书本,而会来自电影……孩子们在电影里用五分钟学会的东西,靠书本需要五个小时。可惜,他还说,他们把我的电影全搞砸了。现在的银幕上没有像样的表演。我曾经在荧屏上看过电影《求爱马拉松》,号称是一部将爱情与马拉松完美结合的英国大片。剧中西蒙-佩吉演技可谓精彩入目,不过倒是对他跑完全程的能力有所怀疑。当然这只是演电影,42.195公里只是一个虚设的符号,但是对于天真的孩子们却不是这样。他们或许也学着偷懒不跑步,然后寄希望于爸爸或妈妈的陪伴,等待赛道上的一鸣惊人抑或奇迹出现!面对舞台,观众需要用激情去附和演员的演技,但若是把这舞台延伸至现实生活,甚至延伸到真实的马拉松赛道上,恐怕我们在激情的爆发之前,更多的则须理性考量自身的实力与可承受能力。这样的话,也许马拉松赛道上的人身伤亡就会极大减少。再回头看看爱老师说的话,越发觉得正确了。O(∩_∩)O哈哈~

 

《我的两位马拉松教练》已参与《环球人物》征文大赛,敬请过往的朋友点击 投票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