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是口腔中的主要器官之一,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和舌骨,它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一个肌性器官。分为上下两面,上面叫舌背,中医习惯称之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的表面有舌粘膜,在舌粘膜上有三种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在后面两种乳头内有味蕾,所以它的运动灵活,有感受味觉、调节声、拌和食物等功能。舌上的三种乳头,前人概称为红粒和软刺。
舌和内脏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联系起来的。《灵柩·经脉》云:“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又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经别》云:“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于舌。”《素问·奇病论》云:“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这就是说,心、脾、肾四脏的经脉和经别、经筋与舌有直接的联系。
《经筋》云:“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又云:“手少阳之筋,·····入系舌本。”《灵柩·营卫生会》云:“上焦出于胃口上,······上至舌,下足阳明。”这是说,胃、膀胱、三焦几个腑的经脉和经筋与舌有直接关系。其中尤其以心和舌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主舌······在窍为舌。”《灵柩·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又《五阅五使》说:“舌者,心之官也。”其他肺脏和小肠、大肠、胆腑虽没有经脉或经筋与舌联系,但肺与脾经相配,胃与大肠经相配,膀胱与小肠经相配,胆与三焦经相配,因此它们的经气也可以间接地通于舌,而舌为之外候。
由于五脏六腑直接或间接地与舌发生联系,因此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可以上营于舌;从病理上而言,脏或腑的病变也可以反映于舌。所以江笔花的《医镜》说:“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脏腑在舌面的分不大致如此,再细分之,《舌鉴辨正》则云:“舌根主肾、命、大肠(应为小肠、膀胱),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面所分脏腑部位,总起来说,舌尖统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
http://s7/bmiddle/612edea0t771af08c00f6&690
http://s3/bmiddle/612edea0ta70d660a4e72&690
http://s11/bmiddle/612edea0ta70d76f385aa&690
加载中,请稍候......